[发明专利]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4116.7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伟;赵石铁;付志臣;冷富荣;方杨;李磊;张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7/06;F22D1/50;F22D11/06;C02F3/2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冯永贞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发电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坑,所述垃圾坑具有垃圾入口、干垃圾出口和垃圾渗滤液出口;
厌氧罐,所述厌氧罐具有垃圾渗滤液入口和沼气出口,所述垃圾渗滤液入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出口相连;
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具有干垃圾入口、烟气出口和灰渣出口,所述干垃圾入口与所述干垃圾出口相连;
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入口、给水口和第一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
沼气过热器,所述沼气过热器具有沼气入口、第一过热蒸汽入口和第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所述沼气入口与所述沼气出口相连,所述沼气过热器能够使沼气燃烧以对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从而得到第二过热蒸汽;
高速汽轮机,所述高速汽轮机具有主汽入口,所述主汽入口与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所述高速汽轮机上还设有乏汽出口;
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高速汽轮机相连;
所述沼气过热器还含有第二受热区,所述第二受热区中设有接收第一冷凝水的第一冷凝水入口和排出加热后水的加热后水出口,所述第二受热区用于利用所述沼气过热器的尾部烟气对所述第一冷凝水进行加热,从而得到所述加热后水;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具有乏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乏汽入口与所述乏汽出口相连,所述冷凝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入口相连;
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具有第二冷凝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第二冷凝水入口与所述冷凝水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过热器还含有第一受热区,所述第一受热区为逆流布置,所述第一受热区用于利用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对所述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而得到所述第二过热蒸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热区布置有用于输送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以使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在所述第一受热区内受热的平行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热蒸汽的温度为475~485摄氏度,压力为6.45~6.5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过热器还含有第二受热区,所述第二受热区中设有接收第一冷凝水的第一冷凝水入口和排出加热后水的加热后水出口,所述第二受热区用于利用所述沼气过热器的尾部烟气对所述第一冷凝水进行加热,从而得到所述加热后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的温度为54~64摄氏度,所述加热后水的温度为80~9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布置有用于输送所述第一冷凝水以使所述第一冷凝水在所述第二受热区内受热的平行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具有热水入口和除氧后水出口,所述热水入口与所述加热后水和所述热水出口相连;
给水泵,所述给水泵具有除氧后水入口和出水口,所述除氧后水入口与所述除氧后水出口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给水口相连。
9.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垃圾进行堆滤,以便得到干垃圾和垃圾渗滤液;
将所述垃圾渗滤液进行厌氧消化,以便得到沼气;
将所述干垃圾进行焚烧,以便得到烟气和灰渣;
将所述烟气与给水进行换热,以便得到第一过热蒸汽;
将所述沼气进行燃烧,对第一冷凝水和所述第一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以便得到第二过热蒸汽和加热后水;
使用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做功发电;
将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做功后得到的乏汽冷凝,以便得到冷凝水,并将所述冷凝水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一冷凝水使用;
将所述冷凝水的另一部分作为第二冷凝水进行低压加热,以便得到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1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空器结冰特性试验方法
- 下一篇: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