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分裂素6-BA在防治金线莲高温热害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3901.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梅瑜;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鼎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2 | 代理人: | 覃现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分裂 ba 防治 金线莲 高温 热害 中的 应用 | ||
一种细胞分裂素6‑BA在防治金线莲高温热害中的应用,用浓度为0.1~1.0g/L的6‑BA对已经产生热害的金线莲植株进行一次喷淋或者多次喷淋,多次喷淋时,每2~7天喷淋一次,共喷淋2~5次。细胞分裂素6‑BA在制备金线莲高温热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金线莲植株喷淋6‑BA溶液,使得金线莲植株重新生出新芽并复壮。本发明所述6‑BA溶液能够对多个金线莲品种均有较好复壮效果。在金线莲植株受热害后且完全枯萎前及时喷淋6‑BA溶液,防止植株完全枯萎,能够保证种植的产量,减小损失,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细胞分裂素6-BA在防治金线莲高温热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6-苄氨基腺嘌呤(6-BA),别名:6-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英文通用名: 6-Benzylaminopurine,分子式:C12H11N5,分子量:225.26,白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碱中稳定,结构式:
6-BA具有高效、稳定、廉价和易于使用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并且是组织培养者最喜爱的细胞分裂素。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常常用于提高茶叶、烟草的质量及产量;蔬菜、水果的保鲜和无根豆芽的培育,明显提高果品及叶片的品质。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促进细胞增大增肥;促进种子发芽;诱导休眠芽生长;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抑制叶的老化;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诱发雌性性状;促进坐果;促进果实生长;诱导块茎形成;物质的调运和积累;抑制或促进呼吸;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提高抗伤害能力;抑制叶绿素的分解;促进或抑制酶的活性。但6-BA是在金线莲的热害防治方面未见报道。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名花叶开唇兰,别名金线兰、金丝草、金石松、鸟人参、金蚕、树草莲、金线虎头蕉、金线枫等,闽东屏南还有“金不换”的叫法。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省区,其中以中国 台湾、福建、浙江和江西为主产地。金线莲属兰科草本植物,是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金线莲自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种子出苗率仅千分之一,加上自然环境的破坏及人为过度采挖,自然数量极稀少,1990年被主产该药材的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濒临灭绝,人工繁育是缓解金线莲市场供应不足的有效途径,目前金线莲组培技术已相当成熟。但金线莲组培苗进行大田种植时,由于气候条件、营养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的改变存在多种严重影响金线莲生长和产量的危害,常见的包括病害虫害鼠害,另外高温、连续阴雨天及风害也直接或间接威胁着金线莲的生长。金线莲最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0~25℃,当培养温度为25℃时,金线莲的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旺盛,高于35℃时,金线莲会因热害而死亡。因此在高温季节,金线莲容易受到热害,主要表现有叶片边缘焦枯、叶片卷曲、叶边失水、正片叶萎嫣、叶片黄华、发脆等种种不良现象,从而严重影响金线莲正常生长,降低了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当温度继续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将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嫣,甚至干枯死亡。现有技术中对金线莲热害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以防为主,遮荫降温通风等,例如,用遮荫网庇荫以降低光强与温度,还可采用微喷灌系统进行喷雾降温。对于已经受到热害出现了热害症状的植株,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使得受热害植株重新生长复壮的药物或者方法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有效防治金线莲人工栽培过程中的热害,提高金线莲产品质量及产量,提供一种细胞分裂素6-BA在防治金线莲高温热害中的应用,通过主动施药的方式解决其人工栽培过程中金线莲出现热害后的复壮问题,为金线莲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