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后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3832.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后 乳腺炎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瓜蒌皮、丝瓜络、半枝莲、蒲公英、赤芍、通草、山桃仁、薏苡仁、赤小豆、当归、白术、牛蒡子和金银花,该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产后乳腺炎,该中药组合物对人体作用的有益效果是单剂所无法比拟的。该药物的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服用、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产后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后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所以又称之为哺乳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经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乳汁的淤积,是导致乳腺炎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进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而引起乳汁淤积的原因有:
1、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而致。2、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进而引起乳汁淤积。3、乳管不通,乳管本身伴有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进而导致乳汁淤积的发生。
细菌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主要有这几种情况:1、当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使得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2、如果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3、免疫力下降: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的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变可以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4、常不能使乳汁得以充分排空,以致乳汁郁积,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
很多得产后乳腺炎的女性非常想知道产后乳腺炎严重吗?女性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疾病,产后乳腺炎就是一种,所以产后乳腺炎被人们高度重视。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认为的:产后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因为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乳汁壅积造成的。产后乳腺炎起病急,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继之局部硬结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要是不积极治疗的话,病情会恶化或者是形成脓肿。所以得了产后乳腺炎及时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产后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产后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瓜蒌皮、丝瓜络、半枝莲、蒲公英、赤芍、通草、山桃仁、薏苡仁、赤小豆、当归、白术、牛蒡子和金银花。
所述柴胡、瓜蒌皮、丝瓜络、半枝莲、蒲公英、赤芍、通草、山桃仁、薏苡仁、赤小豆、当归、白术、牛蒡子和金银花的重量份依次为1~80份、1~80份、1~80份、1~80份、1~80份、1~60份、1~60份、1~60份、1~80份、1~80份、1~80份、1~80份、1~80份和1~60份。
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混合后,加入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连翘。
所述连翘的重量份为1~80份。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醋香附、生茜草和生蒲黄。
所述醋香附、生茜草和生蒲黄的重量份以此为1~70份、1~80份和1~80份。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作为制备产后乳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药渣外敷在作为治疗产后乳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混合后,加入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