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子宫肌瘤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3263.2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奥医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5;A23L33/115;A23L33/12;A23L33/125;A23L33/15;A23L33/155;A23L33/16;A23L33/17;A23L33/175;A23L33/21 |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振红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 天然雌激素 临床营养 促进剂 配方 碳水化合物 新资源食品 膳食纤维 身体恢复 重量份数 左旋肉碱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E 牛磺酸 手术后 专用型 泛酸 肌瘤 烟酸 叶酸 制备 蛋白质 脂肪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宫肌瘤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蛋白质14‑20份、脂肪3‑9份、碳水化合物50‑60份、膳食纤维4‑10份、钠0.10‑0.16份、维生素A 0.0003‑0.0008份、维生素D 0.000001‑0.0000015份、维生素E 0.005‑0.01份、维生素B1 0.0008‑0.002份、维生素B2 0.0008‑0.002份、维生素B6 0.0008‑0.002份、维生素B12 0.000001‑0.000004份、维生素C 0.07‑0.3份、烟酸0.008‑0.03份、叶酸0.0001‑0.0003份、泛酸0.001‑0.004份、磷0.1‑0.3份、镁0.08‑0.3份、钙0.3‑0.5份、铁0.008‑0.02份、锌0.005‑0.01份、左旋肉碱0.4‑1份、牛磺酸0.11‑0.14份和1‑10份天然雌激素促进剂。本发明提供的临床营养配方时选择天然雌激素促进剂和新资源食品,帮助改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加速身体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配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肌瘤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通常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和压迫感、尿路和肠道症状以及妊娠并发症。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
虽然目前对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楚,但随着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完善。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1)雌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后出现的低雌激素,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含量高于子宫正常肌层组织;而在同一激素水平下,激素在靶细胞中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靶细胞受体的含量,因此传统观点认为,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2)孕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用Ru486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明显降低,且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另外,肌瘤于孕期增加,而绝经后恢复亦与孕激素水平增加或下降有关。(3)遗传因素与子宫肌瘤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患者,其直系亲属子宫肌瘤发生率为26%,远高于正常人群(10%);因子宫肌瘤先后切除子宫的双胞胎妇女中,单卵双胎是双卵双胎的2倍,说明肌瘤的形成有明显的遗传因素存在。近年来通过细胞遗传学分析,一致认为子宫肌瘤具有染色体结构异常,这种畸变涉及多条染色体异位、丢失和重排,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染色体的畸变类型与子宫肌瘤的解剖学分类密切相关。
按肌瘤生长部分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1)肌壁间肌瘤,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围。(2)浆膜下肌瘤,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覆盖。若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若血供不足肌瘤可变性坏死。若蒂扭转断裂,肌瘤脱落形成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称为阔韧带肌瘤。(3)粘膜下肌瘤,占10%-15%。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为黏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奥医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奥医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