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3194.5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廖威;李晶;卢红洋;于渊;陆民军;孙鹏;蔡晨;李凡;庞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1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模块 差分数据 北斗 电文 卫星基站 播发 原始观测数据 播发系统 管理模块 构建 封装 水域 报文格式 大气模型 定位功能 基站网络 模块接收 模块解析 内部处理 传输 广播 解算 伪距 专网 解析 分发 网络 | ||
1.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基站模块(1)、数据中心模块(2)、AIS管理模块(3)、AIS播发站模块(4)和北斗AIS终端模块(5)。
其中,所述的卫星基站模块(1)通过对卫星信号捕获、跟踪,观测采集卫星导航的原始数据,并传输到数据中心模块2;
所述的数据中心模块(2)接收并处理基准站点数据,建立误差模型,生成AIS播发站差分数据;
所述的AIS管理模块(3)监控管理各个AIS播发站和分发差分数据;
所述的AIS播发站模块(4)完成格式转换与播发,解析差分电文并封装成17号报文,并进行广播播发;
所述的北斗AIS终端模块(5)用于接收17号电文后、进行数据解析,并封装成RTCM差分电文,通过串后发送给定位接收模块,实现差分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卫星基站模块(1)包括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和专网,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接收BD天线的数据后传输至专网,数据中心模块(2)包括专网和数据服务器,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的专网将原始的测量发送到数据中心模块(2)的专网,原始的测量输入数据服务器建立的误差模型,生产的差分数据回传自身模块的专网内,并将RTD差分数据传输到AIS管理模块(3)内的专网,AIS管理模块(3)监控差分数据后发送到AIS播发站模块(4),AIS播发站模块(4)解析差分电文并封装成17号报文并通过AIS天线以特定的频率播放,北斗AIS终端模块(5)接收17号报文将差分数据发送给安装有北斗定位的船载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卫星基站模块(1)的各基准站能够实时采集BDS星座公开频点信号的载噪比、码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导航电文数据,以设定的时间间隔将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中心模块(2),同时具有数据整理与存储备份功能,能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本地归档和存储,原始二进制数据保留至少3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中心模块(2)每个AIS站点模拟高精度定位用户向中心申请数据,数据中心经过RTK网络解算生成差分数据,该差分数据支持RTCM2.X、RTCM3.X双协议,传输给AIS管理模块(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AIS播发站模块(4)实现北斗地基增强数据的数据转换与播发,可将北斗地基增强数据按照播发标准接口协议进行数据封装,再将调制封装后的差分增强数据信息进行播发,同时具备可对转换格式进行调整、修复和删除的,作为AIS北斗增强信号播发标准及终端技术协议标准作为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AIS播发站模块(4)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再按照17号报文的数据格式进行播发,同时船舶可通过自身安装的具有17号报文接收功能的AIS船台进行数据接收与解析,将解析后的差分信息传输到定位模块,对自身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BDS卫星基站模块(1)将原始观测数据通过专网传输至数据中心模块(2),数据中心模块(2)根据各卫星基站模块(1)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建立基站网络的大气模型,包括电离层、对流层模型等误差模型;
S2:AIS播发站模块(4)模拟高精度定位用户向中心申请数据,数据中心模块(2)经过RTK网络解算生成差分数据,传输至AIS管理模块(3);
S3:AIS管理模块(3)将差分数据分发到相应AIS播发站模块(4),AIS播发站模块(4)解析RTCM差分电文,并封装成AIS17号报文格式,向周围水域进行实时广播;
S4:附近水域的北斗AIS终端模块(5)通过天线接收到广播的差分电文后,进行DGNSS电文的解析和RTCM电文的封装,然后DGNSS接收机通过串口接收到AIS信道恢复出来的RTCM差分数据,经内部处理实现伪距差分定位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的方法,针对步骤S3,播发内容是以17号报文的格式播发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固定电文41用于播发北斗差分数据,可选电文1用于播发GPS差分数据,播发格式符合BD410002—2015中第4部分“电文内容和数据格式”中对数据格式的定义,播发前需先将接收到的RTCM格式电文打包成AIS17号报文,再进行播发;播发频度上,GNSS动态差分定位的解算频率取决于接收到的卫星历元的数量和频率,对包含GNSS差分改正数的电文数据的播发需要尽可能频繁,对于包含其他参数和信息的电文数据的播发频率则可根据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未经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1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