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2507.5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2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陈帅;谭小俊;朱绍伟;邹亚军;胡记强;王连超;连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G06F30/17;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刚度 蜂窝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四个嵌片(1)嵌锁到一起,形成的“井”字形结构;每个嵌片(1)均是由形硬材料体(2)、“T”形连台(3)和曲梁(4)合围而成;
“王”字形硬材料体(7)横向放置,并沿“王”字形硬材料体(7)的中轴线以及中垂线将其分为四个形硬材料体(2);每个形硬材料体(2)是由两个竖直支撑体(2-1)和水平支撑体(2-2)组成;两个竖直支撑体(2-1)上端内侧壁分别开设有凹槽一(5);所述的曲梁(4)两端分别与凹槽一(5)底部连接,将凹槽一(5)分成上下两个凹槽;曲梁(4)中部上表面与“T”形连台(3)的底部连接,且“T”形连台(3)左右两侧与曲梁(4)之间均开设有凹槽二(6);相邻的两个“T”形连台(3)上端相连;
软材料体一(8)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凹槽一(5)和凹槽二(6)内;软材料体二(9)分别插入到形硬材料体(2)两端的凹槽一(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曲梁(4)为“波浪形”,其上部分为外凸的弧形边,下部分为内凹的弧形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曲梁(4)的长度为90~95mm,厚度为0.5~1.5mm,高度为9~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材料为PA、PLA或ABS,硬材料的制备是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软材料体一(8)的长度为42~47mm,厚度为0.2~0.7mm,高度为9~10mm;软材料体二(9)的长度为90~95mm,厚度为0.2~0.7mm,高度为9~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软材料为聚氨酯或软胶,软材料的制备是采用增材制造工艺或注塑工艺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软材料体一(8)和软材料体二(9)与曲梁(4)接触面通过胶接方式连接到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凹槽一(5)分成上下两个凹槽,其中上凹槽的宽度为0.2~0.7mm,下凹槽的宽度为0.2~0.7mm,凹槽二(6)的宽度为0.2~0.7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曲梁(4)、“王”字形硬材料体(7)、“T”形连台(3)用硬材料通过增材制造工艺整体制造成型;
二、软材料体一(8)和软材料体二(9)用软材料通过增材制造工艺或注塑工艺进行制造成型;
三、在“王”字形硬材料体(7)上开设凹槽一(5);将曲梁(4)固接至凹槽一(5)处,将凹槽一(5)分为上凹槽和下凹槽;并将“T”形连台(3)与曲梁(4)上部的外凸弧边连接,同时在“T”形连台(3)上与曲梁(4)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开设凹槽二(6);
四、分别将两条软材料体一(8)的两端嵌入至凹槽一(5)的上凹槽与凹槽二(6)处;然后将软材料体二(9)两端分别嵌入至凹槽一(5)的下凹槽处;然后将软材料体一(8)和软材料体二(9)与曲梁(4)胶接在一起,即完成所述的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制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负刚度吸能蜂窝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王”字形硬材料体(7)在开设凹槽后,横向放置,并与曲梁(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5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