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2145.X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谷;张国珠;赵继英;杨波;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嘉谷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7;C12R1/085;C12R1/37;C12R1/4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微生物 有机废水 处理剂 恶臭假单胞菌 蜡样芽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阴沟肠杆菌 粪肠球菌 双歧杆菌 芽孢杆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是将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杨氏奇异变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培养,混合后得到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所述使用方法将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加入到有机废水中,加入量为10~1000m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其中生活污水是有机废水中的一大类,尤其是对于城乡生活污水来说,有的地方存在乱排乱放的问题,如生活污水排入雨水管道、河道等区域,由于生活污水有机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加上乱排乱放的现象,更加导致了处理难度的加大,现有技术有的是通过使用絮凝剂、净水剂等化学法来对水体进行净化,但是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成本较高。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杨氏奇异变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培养,混合后得到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总活菌数不低于1.0×109CFU/mL。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使这样实现的,将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加入到有机废水中,加入量为50~100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通过将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杨氏奇异变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组合,在有机废水中进行投放,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物为分解营养基,能够以管壁、河道、泥土等作为载体,在供氧、厌氧以及兼养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全面分解水中污染物,使有机废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具有处理难度低的优点;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絮凝剂、净水剂容易对水体产生二次化学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处理后的水中的沉淀物还可作为生物泥肥使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本发明较传统絮凝剂以及净水剂法处理而言,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是将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杨氏奇异变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培养,混合后得到有机废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总活菌数不低于1.0×109CFU/mL。
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双歧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粪肠球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奇异变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恶臭假单胞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阴沟肠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1~20%。
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双歧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粪肠球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奇异变形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恶臭假单胞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阴沟肠杆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5~17%。
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芽孢杆菌的菌株、双歧杆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双歧杆菌的菌株、粪肠球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粪肠球菌的菌株、蜡样芽孢杆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株、奇异变形杆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的菌株、恶臭假单胞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株、阴沟肠杆菌是任何一株已被鉴定为阴沟肠杆菌的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嘉谷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嘉谷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