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其制备方法及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2071.X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朝辉;吴涛;周友元;黄承焕;周耀;熊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刘向丹 |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电压 钴酸锂 制备 方法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其制备方法及电池,制备方法包括:(1)将四氧化三钴前驱体、碳酸锂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分别烧结、破碎成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2)将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混合,再加入氟化物和其它包覆剂混合均匀,二次烧结制备得到所述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本发明氟掺杂改性后,钴酸锂正极材料仍保持了较高的放电容量。经掺杂、包覆改性后,高电压下的循环、高温存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不可逆相变、产气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制备方法及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3C电子和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数十年来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并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随着如5G手机等下一代电子消费产品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出现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钴酸锂正极材料因其高工作电压、高首周库伦效率、循环稳定、高体积能量密度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3C消费类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也是未来高端电子产品领域最具竞争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钴酸锂的应用截至电压已由早期的4.2V逐步提升至4.35V、4.4V等,随着充电电压的提高,材料会逐渐出现不可逆结构相变、表界面稳定性下降、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研究人员通过采用Mg、Al、Ti等元素掺杂、表面包覆或水洗处理等手段对其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在高电压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于4.45V及更高电压以上电池,常规掺杂或包覆元素能起到的作用有其局限性,并且由于加入元素的非活性,当使用量较大时会对首次效率、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现有的一些通过掺杂或包覆制备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存在整体放电容量较低、工艺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其制备方法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复杂、放电容量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将四氧化三钴前驱体、碳酸锂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分别烧结、破碎成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
预烧料化学式为LixCo1-yMyO2-zFz,其中0.85x≤1.15,0y≤0.03,0z≤0.03,M为Mg、Ni、Al、Ti、Zr、Zn、La、Sc、Y、Nb、W、Cr、Sr、Mo、Ta或W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
(2)将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混合,再加入LiF和其它包覆剂混合均匀,二次烧结制备得到所述氟改性高电压钴酸锂;所述其它包覆剂为Mg、Ti、Mo、W、Y、Al、La或Sc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四氧化三钴前驱体用Al预掺杂,Al预掺杂量占四氧化三钴前驱体重量的0.8%以下。
进一步的,步骤(1)预烧料中F的添加剂是NaF、KF、LiF、CaF2、AlF3、YF3、TiF4或MoF6中的一种及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1)在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中,大颗粒预烧料控制中粒径D50为12~25μm,小颗粒预烧料控制中粒径D50为4~10μm。
进一步的,步骤(1)在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中,大颗粒预烧料的烧结温度大于小颗粒预烧料的烧结温度。
进一步的,步骤(2)两种颗粒大小的预烧料中,大、小颗粒预烧料混合重量比为1:1~9:1。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氟化物加入比例为预烧料总重量的0.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