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1873.9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双春;朱恒伟;谢愈;潘亮;程俊仁;范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力学 求解 平衡 滑翔 弹道 自适应 规划 方法 系统 介质 | ||
1.一种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包括:
1)设计满足基本任务要求的几何弹道;
2)基于动力学逆思想确定几何弹道所需的控制量,并映射至飞行约束空间;
3)基于设计的几何弹道及其控制量求解预设的速度解析预测模型;
4)确定各个控制量的设计空间从而得到飞行走廊;
5)基于飞行走廊进行规划可行性判断,若控制量不满足飞行约束或终端状态不满足任务要求,则跳转执行步骤1)并对几何弹道参数反馈调整;否则结束规划并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设计的几何弹道的函数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φ为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地理纬度,θ为弹道倾角,λ为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地理经度,f表示所设计的几何弹道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详细步骤包括:
2.1)将飞行器看作质点、地球看作匀质圆球,不考虑系统延迟,建立在半速度坐标系中的运动学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
2.2)结合运动学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基于设计的几何弹道的几何曲线获取侧向需求控制量,从而得到作为侧向需求控制量的侧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2;
2.3)基于平滑滑翔条件获取纵向需求控制量,从而得到作为纵向需求控制量的纵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运动学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r为飞行器到地心的距离,v为飞行速度,θ为飞行器速度相对当地水平面的弹道倾角,λ为地理经度,φ为地理纬度,ψ为飞行器相对赤道的航迹偏航角,东偏北为正;
步骤2.1)中的动力学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r为飞行器到地心的距离,μ为地球引力常数,θ是弹道倾角,v是飞行器速度,ψ是相对赤道的航迹偏航角,φ是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地理纬度,分别为地球自转和空气动力引起的飞行器等效纵向加速度、等效侧向加速度和等效阻力加速度;
步骤2.2)中侧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2以及步骤2.3)中纵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1的函数表达式分别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μ为地球引力常数,r为飞行器到地心的距离,θ是弹道倾角,v是飞行器速度,ΔL1为附加纵向升力加速度,f为所设计的几何弹道函数,f'为几何弹道函数对λ的求导结果,ΔL2为附加侧向升力加速度,λ为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地理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速度解析预测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v是飞行器速度,v0为当前飞行速度,λ为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地理经度,λ0为换极坐标系下飞行器的初始地理经度,μ为地球引力常数,r为飞行器到地心的距离,θ0为弹道倾角θ的初值,为地球自转和空气动力引起的等效阻力加速度,f为所设计的几何弹道函数,f'为几何弹道函数对λ的求导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动力学逆求解的平衡滑翔弹道自适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基于飞行走廊进行规划可行性判断具体是指将纵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1、侧向需求升力加速度L2分别根据平衡滑翔条件转换为等效控制量纵向升阻比LD1和侧向升阻比LD2,然后判断纵向升阻比LD1和侧向升阻比LD2是否超出飞行走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8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