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0795.0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台士品;张秀才;孟梁;刘洋;张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4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层建筑 衔接 安全 逃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包括朝天架、螺旋管、控速装置、顺序控制装置和逃生舱,所述螺旋管呈竖直盘附在朝天架的外部,所述螺旋管的螺旋升角为45‑60度,位于所述螺旋管同一侧的外表壁切向固定连通有和逃生舱间隙配合且在竖直方向分布的逃生导入管,所述逃生导入管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螺旋管的螺旋升角。本发明中,朝天架的外部盘附有螺旋管,螺旋管为竖直放置,底部靠近地面,螺旋管的同一侧切向连接有逃生导入管,逃生导入管伸入建筑的室内,位于室内的逃生管内放置逃生舱,由此出现地震或者火灾时,逃生人员进入逃生舱内,逃生舱在螺旋管内滑动至地面,即可安全逃生,逃生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灾害事故中,地震和火灾两大危害高的突发性灾害,其中火灾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破坏性大、反响强烈。
目前,对于高层建筑用户,逃生通道狭窄,逃生距离长,逃生拥挤,不仅难以快速远离危险地带,在逃生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踩踏的隐患,由此产生的拥堵丧失的最佳的逃生时机,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逃生装置,有逃生缓降器,逃生梯和逃生伞等工具,但是上述逃生装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逃生装置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危机时刻的逃生人员自身产生的恐惧容易导致操作不当;上述逃生装置通常适合单人单独逃生,不适合群体逃生,而且安全性难以保障,实施起来难度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地震或火灾突发时,高层建筑用户集体逃生不便和现有的逃生装置操作难度大,安全性差和实施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衔接式安全逃生装置,包括朝天架、螺旋管、控速装置、顺序控制装置和逃生舱,所述螺旋管呈竖直盘附在朝天架的外部,所述螺旋管的螺旋升角为45-60度,位于所述螺旋管同一侧的外表壁切向固定连通有和逃生舱间隙配合且在竖直方向分布的逃生导入管,所述逃生导入管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螺旋管的螺旋升角,所述控速装置固定设置在螺旋管的上表壁靠近外侧且位于逃生导入管和螺旋管连接处的上游,所述控速装置上设置有伸入螺旋管内腔的减速辊轮和连接减速辊轮的发条,所述顺序控制装置上设有V型闸板,所述V型闸板位于螺旋管内且其上的小端和逃生导入管与螺旋管夹角位置转动连接,所述逃生舱为椭圆体状且一侧靠近顶部开设有人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逃生导入管由一端和螺旋管焊接连接的管接头和入室管构成,所述入室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和管接头的一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速装置还包括和螺旋管外表壁通过螺栓连接的门型架、转动连接减速辊轮的辊轮架和减震弹簧,所述辊轮架的一侧通过减震弹簧和门型架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顺序控制装置还设有导向轮,位于所述V型闸板的开口端开设有轮槽,所述导向轮和轮槽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逃生舱内表壁粘接有一周安全气囊,且其内表壁固定设置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速辊轮的外表壁开设有同轴心分布的弧形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速辊轮由至少三个分体式不同规格的转棍构成,且位于外端部的两个所述转棍的一侧和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0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逃生救援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存放的高层建筑物安全逃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