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车室外驾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9884.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杉;魏浩源;吴元清;鲁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室外 驾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车室外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路径生成模块、导航信息采集模块、车辆路径跟踪模块、辅助驾驶模块以及GUI可视化界面,本申请通过轨迹跟踪结合动态目标检测实现室外无人驾驶;即首先对不同的路径采集对应的GPS序列信息生成对应于不同路径的路径信息,无人车根据需要行驶的路径,选择对应的路径信息,结合横向控制方法跟踪所选的路径信息,同时辅助视觉目标检测等功能实现无人车对动态场景的适应;本申请提高了无人车定位精度以及对动态路面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满足对中低速路况的无人驾驶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车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车室外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理论、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车辆技术的蓬勃发展,无人驾驶理论和技术有了相当的进展。当前,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路径的拥挤,交通事故的频发。此外工业环境和任务的复杂化、战争态势的多样化都促使各国和企业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全面感知路面状况,实现路径车流的智能管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轻城市路径的出行压力;实现无人化作业、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武器等。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中低速室外无人驾驶方案,解决现有无人驾驶方案定位精度低,对动态障碍物识别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车室外驾驶系统,包括车辆路径生成模块、导航信息采集模块、车辆路径跟踪模块、辅助驾驶模块以及GUI可视化界面,其中:
车辆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存储多个起点到终点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由采集车辆提前采集,位置信息的采集过程为:采集车辆规划好自起点至终点的行车路线,然后在采集车辆保持恒定车速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过程中,不断采集GPS数据,从而形成自起点至终点的GPS轨迹序列;利用GPS轨迹序列及路径属性生成csv格式地图,作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信息;
导航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基站系统,以及位于无人车上的车载组合导航仪、车载GPS天线以及车载基站接收电台,其中基站系统包括基站GPS天线、基站发射电台、基站定位接收机;车载GPS天线接收第一GPS信号,基站系统通过基站GPS天线接收第二GPS信号,然后将第二GPS信号传输到基站定位接收机上,在基站定位接收机上解算完成后将解算信息传输到基站发射电台,基站发射电台利用解算信息通过射频天线发布RTK报文,车载基站接收电台接收所述RTK报文后,将RTK报文、第一GPS信号同时输入到车载组合导航仪中,通过差分对比后得到更加准确的GPS定位信息作为无人车当前的GPS定位信息;
车辆路径跟踪模块用于实现无人车对所选路径信息的跟踪,包括:根据无人车所要行驶路径的起点、终点,遍历车辆路径生成模块中存储的路径信息,选择对应的路径信息;通过导航信息采集模块获取无人车当前的GPS定位信息,如当前位置的GPS定位信息与所选路径信息中的起点的GPS定位信息相匹配时开始路径跟踪,通过不断获取无人车的GPS定位信息并与所选路径信息中的GPS轨迹序列中的轨迹点进行比对,并采用横向控制方法操控无人车的方向盘打角,以实现无人车对所选路径信息的跟踪;
辅助驾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目标检测模块以及显示决策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无人车前方路面信息,获取行驶路况图像;所述目标检测模块获取所述行驶路况图像后,首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行驶路况图像利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识别,当识别出障碍物时,通过显示决策模块对障碍物进行标注,并获取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显示决策模块结合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距离信息和无人车的安全行区域、所述横向控制方法的操控信息,判断障碍物是否会对无人车的行驶造成安全隐患,并根据判断结果做出无人车减速、加速、刹车决策;
GUI可视化界面用于显示无人车所选路径信息、无人车当前的GPS定位信息、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出的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9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需配色的缝纫线染色器
- 下一篇:一种快速组装式物流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