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重建质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467.3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霞;胡小鹏;王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7/15;H04N21/6437;H04N19/186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媛媛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重建 视频编码码流 时延数据 视频接收 视频解码 质量数据 目标网 码流 重建 视频 可读存储介质 视频发送端 视频接收端 网络模拟器 模拟目标 视频发送 视频指令 用户体验 质量测试 质量评价 数据包 优化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重建质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连接视频发送端与视频接收端的网络模拟器模拟目标网损;获取并统计视频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包,获得时延数据;获取视频发送端的视频编码码流,视频接收端的视频解码码流;利用时延数据、视频编码码流和视频解码码流对重建视频进行质量评价,获得视频重建质量数据;建立目标网损与视频重建质量数据的对应关系图,以便利用对应关系图对重建视频质量进行优化。本方法可确定出目标网损对视频重建质量的具体影响情况,进一步可基于该影响情况对重建视频指令进行优化,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重建质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典型的视频会议系统由终端设备、通信网络、多点控制单元(MCU)等构成。视频会议用户体验到的视频会议终端呈现的音视频质量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优劣程度。
可见,提升重建音视频质量对改善用户体验尤为关键。依据现有视频会议系统视频质量评价体系,影响视频会议音视频质量的环节可以分为三类:视频信源处理中的质量因素如采集编码,网络服务中的质量因素如丢包、时延、抖动,视频会议会场建设中的因素。结合上述因素和音视频流的处理流程,质量评价过程可分为网络编码码流质量评价、重建音视频流质量评价和会场音视频现场质量评价。
但是,现有的音视频检测方法主要对现场音视频质量进行评估,这样得到的评估结果并不能从细节上指导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难以提高视频创建质量,用户体验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如何对视频重建质量进行检测以实现从细节上知道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重建质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在目标网损下对重建音视频进行质量评价,以实现从细节上指导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改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优化视频重建质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连接视频发送端与视频接收端的网络模拟器模拟目标网损;
获取并统计所述视频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包,获得时延数据;
获取所述视频发送端的视频编码码流,所述视频接收端的视频解码码流;
利用所述时延数据、所述视频编码码流和所述视频解码码流对重建视频进行质量评价,获得视频重建质量数据;
建立所述目标网损与所述视频重建质量数据的对应关系图,以便利用所述对应关系图对重建视频质量进行优化。
优选地,利用连接视频发送端与视频接收端的网络模拟器模拟目标网损,包括:
利用所述网络模拟器按照指定参数模拟所述目标网损;其中,所述目标网损包括丢包率、抖动、时延中的至少一种传输网损;所述指定参数包括步长、上限。
优选地,利用所述网络模拟器按照指定参数模拟所述目标网损,包括:
利用所述网络模拟器按照所述步长模拟所述目标网损,直到达到所述上限或视频重建失败。
优选地,利用所述时延数据、所述视频编码码流和所述视频解码码流对重建视频进行质量评价,获得视频重建质量数据,包括:
将所述视频编码码流和所述视频解码码流分别转换为YUV格式,获得编码YUV和解码YUV;
以所述编码YUV为参考对所述解码YUV进行评价,获得清晰度和流畅度;
将所述时延数据所述清晰度和所述流畅度确定为所述视频重建质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