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井井筒胶囊阻垢颗粒对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76079.5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3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华;周志平;李琼玮;苑慧莹;刘宁;姜毅;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38;G01N1/34;G01N1/44 |
| 代理公司: | 61108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鲍燕平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垢 胶囊 测样 碳酸钙垢 油井井筒 钙离子 模拟地层条件 阻垢性能评价 比例评价 采油生产 结垢预测 模拟油田 人员要求 油田生产 沉淀法 地层水 阻垢率 检测 井筒 垢剂 集输 加注 站点 开发 | ||
1.一种油井井筒胶囊阻垢颗粒对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定油田地层水的矿化度、钙离子含量和碳酸氢根离子含量;
步骤2)配制A溶液:用无水氯化钙配制与油田地层水的钙离子含量相同的溶液,并加入氯化钠使A溶液与油田地层水的矿化度相同;
配制B溶液:用碳酸氢钠配制与油田地层水的碳酸氢根含量相同的溶液,并加入氯化钠使B溶液与油田地层水的矿化度相同;
步骤3)确定A溶液与B溶液混合比例;
步骤4)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A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胶囊阻垢颗粒C,成为A+C溶液,摇匀,模拟生产温度,恒温24小时同时搅拌,搅拌速度100-200r/min;其中,加入胶囊阻垢颗粒的有效浓度为c1;
步骤5)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A溶液与B溶液混合比例,在锥形瓶中加入硼砂缓冲溶液后,再加入B溶液,成为pH为9的A+B+C溶液;
步骤6)将A+B+C溶液倒入专用锥形瓶摇匀,放入恒温烘箱或水浴锅,常压80℃恒温24h;
步骤7)取出专用锥形瓶放置到室温,取上清液过滤后作为待测液;
步骤8)取一定体积V1待测液置于容器中,加入5.0mL氢氧化钾,再加入钙-羧酸指示剂试液2-3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紫粉红色突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2,计算钙离子浓度c加样;
步骤9)按照步骤4)—步骤8)做不加胶囊防垢颗粒C的待测样,记录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3,计算钙离子浓度c未加样;
其中,步骤4)不加胶囊阻垢颗粒C;
按照步骤4)—步骤8)做空白待测样,记录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4,计算钙离子浓度c空白;
其中,步骤4)不加胶囊阻垢颗粒C,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
步骤10)根据钙离子浓度c加样、钙离子浓度c未加样和钙离子浓度c空白计算得到碳酸钙垢阻垢率,当碳酸钙垢阻垢率不小于85%时,则评价胶囊阻垢颗粒C可有效阻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井筒胶囊阻垢颗粒对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A溶液与B溶液混合比例确定过程如下:
使用scale结垢预测软件,输入A溶液、B溶液中各离子含量,pH值、温度、压力,按照A溶液:B溶液体积比=1:9、2:8、3:7、4:6、5:5、6:4、7:3、8:2、9:1进行结垢量的预测,其中结垢量最大时对应的混合比例就是A溶液与B溶液的混合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井筒胶囊阻垢颗粒对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A溶液与B溶液混合比例确定过程如下:
(1)分别配制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的A溶液;
(2)分别配制450ml、400ml、350ml、300ml、250ml、200ml、150ml、100ml、50ml的B溶液;
(3)在模拟油田地层的温度和压力下,按照A溶液和B溶液的对应次序分别混合,得到9组混合液;
(4)取若干张定量滤纸,进行烘干恒重,记录每张滤纸质量G1,将各混合液在定量滤纸中过滤,放置105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为G2,计算各混合液中沉淀物的质量为G,其中G=G2-G1,从9组混合液中选择沉淀质量最大的一组,确定为A溶液与B溶液的混合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井筒胶囊阻垢颗粒对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的胶囊阻垢颗粒C的质量通过加入胶囊阻垢颗粒的有效浓度c1来确定,
c1=ν×c×1,
式中,c1为加入胶囊阻垢颗粒的有效浓度,mg/L;v是胶囊阻垢颗粒C的平均释放速率,mg/L﹒d;c为胶囊阻垢颗粒C的有效包裹率,%;1是指反应时间1天,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0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