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892.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潇潇;郑骁麟;郭凌旭;陈建;张杰;康宁;张志君;袁中琛;杜明;韩磊;赵玉新;丁一;宋红宇;梁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7/02;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mu 线路 架双回线 完整 参数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线路是否对称,分别建立同相序和非同相序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模型;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阻抗模型,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时刻PMU量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
步骤3、分别选取N个时刻和N+1个时刻的PMU量测,代入步骤2所建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得到对应的参数辨识结果αN、αN+1;对于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2;对于非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4;
步骤4、判断步骤3中的αN、αN+1是否满足|αN-αN+1|≤λ,若满足则退出循环,完成参数辨识;若不满足,令N=N+1,返回步骤2重新计算,直到完成参数辨识;
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1)对于垂直型同相序排列abc-a’b’c’和垂直型异相序排列abc-a’b’c’的同杆并架双回线,在不计线路对地电纳时,其线路阻抗Z可以表示为同相序1.1和非同相序式1.2:
式中,Z1为双回线中I线的自阻抗矩阵;Z2为双回线中II线的自阻抗矩阵;Z12为I线对II线的互感矩阵;Z21为II线对I线的互感阻抗矩阵;
(2)当Z1,Z12,Z21,Z2的逆均存在时,则通过分块矩阵求逆方法得到Z的逆Y:
Y2=(Z2-Z21Z1-1Z12)-1
其中,
节点电压视为近似三相对称,由线路电流计算公式:
可得到各线电流相量的共轭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
式中,分别为导线s首端电流相量的共轭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导线s首端节点电压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导线s末端节点电压的实部和虚部;
式5中包含12个等式,其中,线路导纳参数有36个,其导纳参数为:
yij,(i=1,2,3,4,5,6;j=1,2,3,4,5,6) (6)
再进一步根据式7
可以得到线路i侧有功和无功计算公式8:
而线路的导纳参数有36个,且和式5相同;
(3)对于同相序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在式(1.1)中,由于Z的对称性特点:Z1=Z2为对称矩阵,为对称矩阵;使得:YΙ=YΙΙ,YΙ-ΙΙ=YΙΙ-Ι,
即
y22=y55
y11=y44
y33=y66
y12=y21=y45=y54
y13=y31=y46=y64
y23=y32=y65=y56
y15=y51=y24=y42
y41=y14,y25=y52,y36=y63
y61=y16=y43=y34
y62=y26=y53=y35
下标1,2,3分别对应I线的a,b,c相,下标4,5,6分别对应II线的a,b,c相,由此可知其线路有12个导纳参数互不相同;
对于非同相序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如式1.2,其导纳矩阵将不再满足上述对称关系,因此其线路有36个导纳参数互不相同;
式4根据式5可将电流计算公式换成矩阵表达式9,如下:
I=XY (10)
式9中,Ii(i=1,2,3,4,5,6)为[2×1]分块矩阵,第一行元素为第i条线路的电流实部,第一行元素为第i条线路的电流虚部;U为[2×6]分块矩阵,如式11所示,分别为i条线路两端电压差的虚部和实部;Ii为[6×1]分块矩阵,如式12所示,yis(s=1,2,3,4,5,6,i=1,2,3,4,5,6)为导纳参数;
Yi=[yi1 yi2 yi3 yi4 yi5 yi6]T (12)
根据式6和式7可将功率计算公式换成矩阵表达式13,如下:
S=VI=VXY (14)
式13中,Sij(=1,2,3,4,5,6)为[2×1]分块矩阵,分别为第i条线路j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ij(i=1,2,3,4,5,6)为[2×2]分块矩阵,如式15所示,为第i条线路j端的电压的实部和虚部;
由式9至式15得到矩阵形式的量测计算方程式16,如下:
其中,Z为[24×1]的矩阵,包含每条线路电流的实部虚部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E为[12×12]的单位阵,A为[24×36]的系数矩阵,Y为[36×1]的导纳阵;
(5)考虑到PMU量测误差的影响,将式5和式7合并写成矩阵形式,则得:
β=Aα+v (17)
式中,β是12个传输电流量和12个有功无功量量测组成的一维列相量,A是线路两端电压值表示的矩阵,α表示线路带估计的参数列相量,v为量测残差相量;
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
考虑超定方程组:
其中,m代表m个等式,n代表有n个未知数x,mn;将其进行向量化后为:
Ax=y (19)
引入残差平方和函数S:
S(x)=||Ax-y||2 (20)
当时,S(x)取最小值,记作:
通过对S(x)进行微分求最值,可以得到:
如果矩阵ATA非奇异则x有唯一解:
在辨识系统参数中,当被控制对象为受控的自回归模型时,可以用差分方程表示为:
A(z-1)Z(k)=B(z-1)u(k)+e(k) (24)
式中,A(z-1)=1+a1z-1+…+anaz-na;u(k)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e(k)为系统的干扰噪声;假设系统模型阶数na和nb已确定,且nanb,则式24改写为最小二乘格式为:
z(k)=hT(k)θ+e(k) (25)
其中参数相量θ定义为:
θ=[a1 a2…an b1 b2…bn]T (26)
信息向量h(k)定义为:
h(k)=[-z(k-1) -z(k-na) -u(k-1) -u(k-nb)]T (27)
式中,h(k)是由观测的数据组成,θ是待估计参数;估计准则函数取
于是可以推出参数估计的最小二乘法待辨识参数:
θ=[hT(k)h(k)]-1h(k)z(k) (29)
由式17以及PMU多时刻测量,得到传统线路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法的目标函数为:
式中,N为采样时刻数,Pi和Vi分别为第i个观测值和残差,其参数辨识结果为:
α=(ATPA)-1ATPβ (31)
式中,P是对角元素为Pi的权矩阵,其对角元素为量测量方差的倒数;
由式(16)以及式(31)可得
(ATPA)Y=ATPβ (32)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32即可求得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导纳参数,β为量测值,Y对应于式(31)中的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8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