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光敏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75493.4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容敏智;莫伟杰;张泽平;章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姚招泉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光敏 聚酰亚胺 树脂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明光敏聚酰亚胺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无色或浅色透明性,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
其中R1为氢、卤素、烷基、甲酯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或羧基;R2为氢、硝基、卤素、烷基、甲酯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或羧基;R3为氢、硝基、卤素、烷基、甲酯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或羧基;R4为-CxH2x-,x为正整数;Ar为二酐单体的残基;R为如下的二元伯胺单体残基:
m、n为正整数;R’为三取代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为F、Cl、Br或I;所述烷基为C1~C20的烷基;m、n为1~1000000,且m、n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Ar为如下结构所示一种或几种二酐单体的残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二酐单体和/或二元伯胺单体为带强电负性基团结构,脂肪环结构,不对称和刚性非共平面结构,或者大空间位阻结构的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370℃。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酐单体、式(III)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二元伯胺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得到主链含羟基或羧基结构的透明聚酰胺酸树脂PAA,然后将PAA酰亚胺化得改性透明聚酰亚胺树脂;
S2:将改性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和如式(Ⅳ)所示的螺吡喃类光敏分子进行化学接枝反应,即得所述聚酰亚胺树脂;
其中,R4为-CxH2x-,x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的具体过程为:将二酐单体加入到惰性气体保护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在0~50℃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式(Ⅲ)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二元伯胺单体,控制二胺与二酐的摩尔比为1:1~1.02,在20~60℃下,搅拌反应5~24小时,得到主链含羧基或羟基的透明聚酰胺酸PAA溶液;然后加入吡啶和醋酐,利用化学酰亚胺法使得PAA酰亚胺化,倒入沉淀剂中沉淀析出,过滤,干燥,即得所述改性透明聚酰亚胺树脂;S2的具体过程为:将改性透明聚酰亚胺树脂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催化剂,搅拌2~5小时,再加入螺吡喃类光敏分子,在40~80℃下搅拌反应12~48小时,倒入沉淀剂中沉淀析出,过滤,干燥,即得所述聚酰亚胺树脂。
8.一种透明光敏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聚酰亚胺树脂涂膜,烘干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的方式为旋涂、刮涂或喷涂;所述涂膜的过程为:将聚酰亚胺树脂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涂膜,烘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4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冷式模块化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烟标翘曲变形的检测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