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331.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2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熊兴泉;高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25/06;C08F8/40;C08F12/08;B01J31/24;C07C209/36;C07C211/52;C07C211/47;C07C211/51;C07C213/02;C07C215/7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纳米 粒子 催化剂 | ||
1.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废弃聚苯乙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上负载钌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基于废弃聚苯乙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三氯化钌、硼氢化钠和水置于反应容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3h;其中,多孔有机聚合物、三氯化钌、硼氢化钠和水的用量比为2.5~5g:1g:1g:0.05~0.1L;其中,
所述基于废弃聚苯乙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废旧泡沫或废旧塑料中收集废弃的聚苯乙烯,将三苯基膦、废弃的聚苯乙烯、二甲氧基甲烷、二氯乙烷和三氯化铁催化剂置于反应容器中,在45℃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水浴加热到80℃继续反应48h,得到固体产物;其中,所述三苯基膦和废弃的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1.5:1,废弃的聚苯乙烯和二甲氧基甲烷、二氯乙烷的质量比为0.8~1.2:2.5:10;所述反应容器设置冷凝回流条件;
2)将所得到的固体产物用甲醇洗涤,并且抽滤得到黄褐色固体;
3)将步骤2)所得的黄褐色固体在真空干燥箱里以50℃干燥得到棕色粉末状固体,即为多孔有机聚合物;
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产物用乙醇洗涤并抽滤;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在真空干燥箱中以50℃干燥,得到灰黑色粉末状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的聚苯乙烯结构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过量甲醇分至少3次进行洗涤至杂质被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及其衍生物进行硝基还原合成芳香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