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的除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75028.0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山;龚道明;郑细洪;邵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3/32 | 分类号: | F26B3/32;F26B3/04;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072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除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机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机的除湿方法,将电机的内部温度提升至至少130℃以汽化其内部的冷凝水,再通过持续输入的干燥氮气将电机内部的水汽从工艺孔和输气管之间的空隙排出,以实现干燥氮气置换水汽,待完成除湿后堵封工艺孔;该方法无需拆解水下电机,即可排出水下电机内部的冷凝水,每台水下电机的除湿工作约耗时6小时,相较于返厂维护,极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减小了水下电机除湿作业对挖泥船的挖泥工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的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挖泥船的水下电机(泥泵电机、绞刀电机)是在水下工作一种高功率电机,因电机在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保护不当或电机在船舶施工过程中因壳体内外温差等原因导致壳体内部形成冷凝水,当冷凝水达到一定量时(水量达到水分传感器位置时),电机会出现绝缘低报警,影响电机运行及使用寿命。
根据生产厂家要求,内部湿度过高的电机需要拆回工厂维护,具体为将水下电机拆解后送入烘干车间进行烘干处理,预计在工厂的维护费用约为25.5万元(1000KW的水下电机),周期约为30天。因此,水下电机返厂维护的成本极高,耽误挖泥船的挖泥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的除湿方法,以解决水下电机返厂维护的时间长、除湿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的除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电机自运行以将所述电机的内部的温度提升至130℃或以上,使所述电机的内部的冷凝水汽化;
步骤S2、将输气管的自由端伸入所述电机的工艺孔,所述输气管在预设的时间内向所述电机的内部输送干燥的氮气,所述输气管的外壁面和所述工艺孔的内壁面之间留有空隙;
步骤S3、将所述输气管抽离所述工艺孔,并堵封所述工艺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所述电机在额定负荷运行2~3小时以将其内部的温度提升至130℃或以上的步骤。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所述输气管持续20~30分钟向所述电机的内部输送干燥的氮气。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所述工艺孔的内径与所述输气管的外径的比值为1:4~1:2。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所述输气管的固定端连通于氮气源,所述氮气源的氮气的输出压力小于或等于1bar。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所述输气管的自由端伸入所述电机的工艺孔时,所述输气管的自由端的标高低于所述工艺孔的标高。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堵封所述工艺孔前更换所述工艺孔处的密封圈的步骤。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通过螺塞堵封所述工艺孔。
本发明的电机的除湿方法,将电机的内部温度提升至至少130℃以汽化其内部的冷凝水,再通过持续输入的干燥氮气将电机内部的水汽从工艺孔和输气管之间的空隙排出,以实现干燥氮气置换水汽,待完成除湿后堵封工艺孔;该方法无需拆解水下电机,即可排出水下电机内部的冷凝水,每台水下电机的除湿工作约耗时6小时,相较于返厂维护,极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减小了水下电机除湿作业对挖泥船的挖泥工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和输气管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其中,1、电机;11、工艺孔;2、输气管;3、氮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