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拉杆以及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73593.3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S·迈尔;F·保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拉杆 以及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拉杆(1)、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2)。第一轴承容纳部(3)与基体连接。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7)的第一端部区段(6)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9)的第二端部区段(8)。此外,基体(2)包括中间区段(10)。该中间区段(10)连接第一和第二端部区段(6、8)。此外,中间区段(10)构造为空心型材(12)。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由基体(2)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拉杆、尤其是横拉杆。
背景技术
机动车拉杆通常构造为金属板拉杆、混合拉杆或锻造拉杆。这种机动车拉杆通常由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拉杆体实现。
例如DE 102006051609 A1公开了一种横拉杆,该横拉杆构造为两件式焊接构件。在此两个壳元件彼此形锁合地嵌接并且通过焊接技术彼此接合。这种拉杆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因为各个构件必须分开制造并且精确地组装成一个构件。由此对要实现的几何形状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这类拉杆中的焊缝始终构成潜在的薄弱点。
作为另一种示例由DE 102010006284 A1提出一种横拉杆,该横拉杆构造为铸件。这种拉杆的制造虽然便宜,但具有高重量并且需要复杂的机械再加工。在此在模具中铸造横拉杆,然后进行冷却和切削加工,以这种方式在横拉杆中设置例如轴承容纳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制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机动车拉杆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机动车拉杆的方法。
所述任务的实体部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拉杆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和包括与基体连接的第一轴承容纳部,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由基体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并且中间区段构造为空心型材,所述基体由挤出型材制成,所述挤出型材包括至少三个横向于挤出方向彼此邻接的区段,所述挤出型材包括下述横向于挤出方向彼此邻接的区段:具有两个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凸缘的第一区段,所述凸缘以其自由端部背离挤出型材;由至少一个空腔形成的第二区段;构造为实心材料的第三区段。
所述任务的方法部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包括下述方法步骤:
挤出连续的铝型材,该铝型材横向于挤出方向包括下述三个彼此邻接的区段:具有两个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凸缘的第一区段,所述凸缘以其自由端部背离挤出型材;由至少一个空腔形成的第二区段;构造为实心材料的第三区段;
定长切断型材;
弯曲型材,使得第一区段是凹形弯曲的并且第三区段是凸形弯曲的;
机械加工型材,以形成拉杆的基体,
通过修剪形成这样的基体,该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所述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由第三区段的实心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和/或第三轴承容纳部构造为缺口和/或销,所述中间区段由第二区段的所述至少一个空腔形成,由第一区段的凸缘形成用于容纳第一轴承容纳部的法兰,并且由第三区段的实心材料形成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翼缘。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拉杆、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和与基体连接的第一轴承容纳部,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由基体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并且中间区段构造为空心型材。
通过中间区段的这种设计,与传统拉杆相比材料和重量大大减少并且实现了高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3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