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941.1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刘伟东;李晓辉;赵新;刘小琛;张剑;谢秦;陈彬;杨光;刘洋洋;赵庆来;邹琪;李丹;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8;B60L53/66;B60L53/67;B60L53/36;B60L53/3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客户端、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云服务器;所述的电动汽车客户端由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和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组成;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用于采集车辆信息;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信息,并向所述的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于为电动汽车供电以及提供其自身的使用信息以及其周围的环境信息;所述的云服务器用于对电动汽车上传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对充电桩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部署成本和整个系统的能耗,有效提升充电桩和电动车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云管理系统及方法,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传统汽车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电动汽车的使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电动汽车虽然使用的能源清洁环保,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其续航里程短、当前配套充电桩管理系统不完善、充电桩数量少,在大城市中充电桩通常被设置在室内环境下不易被查找,并且由于当前城市的停车资源有限使得电动车周边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占用等问题,特别由于在室内环境下,充电桩无法被实时查询其位置、使用情况以及准确导航电动汽车到充电桩的路线。这些使的当前电动汽车的使用和充电桩的有效使用得到了很大限制,给电动汽车的车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何对电动汽车和充电桩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前电动汽车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客户端、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云服务器;所述的电动汽车客户端由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和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组成;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用于采集车辆信息;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信息,并向所述的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于为电动汽车供电以及提供其自身的使用信息以及其周围的环境信息;所述的云服务器用于对电动汽车上传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对充电桩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进行存储。
而且,所述的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为嵌入式车载硬件,主要由摄像头、NB-IoT模块、GPS模块及电源接口组成,所述的摄像头用于在室内环境下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头的照片;所述的NB-IoT模块用于传输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GPS室外位置信息以及摄像头采集的照片信息;所述的GPS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信息;所述的电源接口用于获取来自电动汽车的电源,并能够通过该接口采集获取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
而且,所述的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为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具有摄像头,能够通过摄像头采集电动汽车的当前剩余电量信息以及电动汽车当前车头位置的信息。
而且,所述的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IPAD、Android平板。
而且,所述的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用于调用电动汽车客户端硬件的摄像头、NB-IoT、GPS、电源接口模块获取电动汽车当前GPS位置信息后,向所述的云服务器发送电动汽车位置信息。
而且,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由充电接口、摄像头、NB-IoT模块和GPS模块组成;所述的充电接口用于控制电动汽车的充电,并能返回当前可用的充电枪数量;所述的摄像头用于提供给电动汽车客户端软件查询充电桩周围的视频信息,以便于电动汽车用户能远程查询当前的充电桩实际的使用情况和周围停车环境;所述的NB-IoT模块用于传输所述摄像头实时视频信息和充电桩的使用计量情况;所述的GPS模块用于提供室外情况下的充电桩位置信息。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云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剩余电量数据采集方法、电动汽车位置信息数据采集方法、云服务器软件智能提醒充电和导航规划方法及室内导航规划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