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仿真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0672.9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5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铭;程瑛颖;周峰;杜杰;常仕亮;肖冀;谭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仿真 建模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仿真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原始设计文件,并对所述原始设计文件进行分类处理;对分类处理后的原始设计文件进行信息提取获得电气实体清单与关键属性清单,进而关联匹配形成电气参数数据库;将所述电气参数数据库导入电气仿真软件以完成建模。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原始设计文件进行分类处理,提取获得电气实体清单与关键属性清单,然后关联匹配获得电气参数数据库,依据数据接口与协议封装为仿真数据包;最后将仿真数据包导入电气仿真软件以完成建模,从而从电气仿真模型架构、建立等环节的问题出发,为电气仿真模型的智能建立功能提供实现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仿真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气仿真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气仿真是对电气线路、或局域电力网络等宏观对象以及电气设备、电气模块、集成电路等微观对象进行试验测试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操作便捷、启停迅速、安全可靠、表征力强的特点,尤其在高压试验、长期试验、破坏性试验及风险测试等方面,具有实体试验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成为电气设备性能评估、可靠性测试、风险预警及故障机理探查等方面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为解决由于实验对象电路规模大、型式结构复杂、试验项目繁多、操作量大而带来的不便,进一步发挥电气仿真试验的优越性,通过多种基础原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对仿真建模过程的辅助作用,为实现此目标采取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手段的总和,称为仿真建模技术,此类技术与应用场景和仿真对象联系紧密,一般针对实际建模工作中操作繁杂、重复性强、人力依赖性强的环节开展,可以此为依据分为以下几类:
(1)元器件识读类
一般要求电气仿真模型与需进行试验测试的原始电气电路结构具有相同的逻辑关联关系,即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原始电气电路结构与建立的电气仿真模型具有相同种类、相同数量的电气设备、元器件或等效实体;
②各电气实体之间应当具有与原始电气电路结构相同的电气连接,且相应的电气连接应当有效反映需要考虑分析的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等属性;
③建立的电气仿真模型需要合理配置时钟、电源、接地等内容,以满足仿真软件运算需求,但不得对原始电气电路结构的运行造成明显扰动。
为此,一般需要对原始电气电路结构进行谨慎反复的清点与核对,对各类设备的型号、种类、数量以及关注参数进行记录。目前针对此环节常用的技术是OCR图文识别技术,通过图像分割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原始电气电路结构资料中的设备信息进行识别,但截至目前,由于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差距,此类技术仅能实现由图文资料到设备表单的转化,即就目前而言,应用此类技术仅能完成对电气设备、元器件的识别计数以及附属图文信息的文字化转换,但不具备对应关联电气实体与附属属性关系的能力,亦即无法实现对原始电气电路结构的理解认识。
(2)仿真模型配置环节
此环节中仿真建模方法主要承担对已经布置好的电气实体进行关注属性参数的设置与调整工作,通常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这一功能,仿真建模技术工具首先将需要进行配置的设备参数按照预先编制的顺序或实体编号制成数据表格,随后按照表单顺序或实体编号在已经完成实体布置、关联与命名的电气仿真模型中对相应的实体进行检索,进而凭借仿真软件的参数配置功能将相应的数据项写入对应属性位置,如此循环直至整个表格均完成检索-关联-读取-写入的过程,完成仿真模型的参数配置。
这一方法要求电气仿真模型和原始电气电路结构必须均已完成结构架设,且需要严格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命名或编号,此方法本身并不具备纠错或防误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气仿真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从电气仿真模型架构、建立环节的问题出发,为电气仿真模型的智能建立功能提出新的实现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