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70524.7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博文 |
| 主分类号: | C09H3/02 | 分类号: | C09H3/02;C09H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 地址: | 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提油;(3)精炼;(4)擦骨;(5)熏骨;(6)洗骨;(7)蒸胶;(8)成型;(9)干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通过精炼、蒸胶以及干燥等步骤处理,能够将杂骨上的骨胶原快速、高效的提取出来,并且实现彻底干燥,制备出来的骨胶质量轻,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骨胶是明胶行业主要产品之一,其原料就是牲骨。骨胶之所以称为“胶”,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粘性的物质,虽然在骨胶的技术指标中,凝冻强度仍是重要指标之一,说明骨胶与明胶一样具有凝冻性能,但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黏度一直是骨胶产品计价的依据,并且在明胶生产中得到长期沿用,其原因是骨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它的粘接性和黏稠性。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骨胶产品的质量水平比较低,其黏度一般仅2.8~3°E(恩氏黏度)(17%胶液)。自60年代以后,骨胶提胶工艺经不断改进,发展了快速低压提胶工艺,提胶周期缩短了一半,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新的突破,黏度达到了3.4~4°E(15%胶液),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骨胶质量,从骨胶制备的各个工艺深入分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收集杂骨,经分选后的杂骨在砸骨机中进行破碎,使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骨块;
(2)提油:把破碎后的骨料装入提油锅中,加入苯,将提油锅中的加热盘管通入蒸汽不断地加热,苯和骨料中的水形成苯、水恒沸物,经冷凝器冷凝,苯、水分离,苯相回流进入提油锅循环,水相排出,直至骨料中的水被基本带出后,停止加热,终止苯循环;
(3)精炼:将步骤(2)中的产出的骨油置入容器中加热到80℃,边搅拌边加入骨油重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5°be′,搅拌时间10min,然后在骨油表面喷淋90℃的食盐水,水量为骨油重量的5%,之后静置10h,从底部放掉皂脚和废水;
(4)擦骨:将骨料放入连续式擦骨机中相互摩擦,去除骨料表面残余的肉和筋;
(5)熏骨;将步骤(4)中的骨料放入薰骨池中,并向薰骨池中通入亚硫酸溶液;
(6)洗骨;将熏骨后的骨料水洗至近中性;
(7)蒸胶;首先采用高温、高压使洗至中性的骨料中的生胶质水解成胶原蛋白溶液,再用热水溶出,形成胶液,在经过负压蒸发浓缩成浓胶液;
(8)成型;将步骤(7)中的浓胶液滴在通入冷盐水的滚筒表面,经过 45秒的冷冻,形成胶粒;
(9)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杂骨经轧碎后,其粒径在5cm及以下。
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占骨料质量60%的苯。
进一步的,将步骤(7)中的胶原蛋白溶液首先通入电流为0.3~1A且恒压为30~50V的反向电流处理30分钟,断电后再通入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流处理2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9)中干燥的过程包括:首先将胶粒放置在转筒式烘干机中进行,通过烘干机使胶粒表皮结为硬膜,然后再将转筒式烘干机中的胶粒转移动平床式逆流干燥机上给胶粒加热使内部水分透过表膜,完成干燥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胶的制备工艺,通过精炼、蒸胶以及干燥等步骤处理,能够将杂骨上的骨胶原快速、高效的提取出来,并且实现彻底干燥,制备出来的骨胶质量轻,纯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博文,未经杨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