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线圈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449.4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胜;陈凯;刘元宝;赵士杰;谢军;杜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线圈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线圈总成,它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内设有第一内壳(2),在第一内壳(2)内设有第一绕组(2a),在第一绕组(2a)上还设有第二绕组(3a),在第二绕组(3a)外还罩设有第二内壳(3),所述第一绕组(2a)与第二绕组(3a)的引出线与外壳(1)外侧的插头(4)连接配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身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就是设计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差速线圈总成。
背景技术:
机械差速器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如果能够利用电磁组件生产差速器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出现了电磁差速器。但现有的电磁差速器中电磁铁与外壳都是固定不动的,当电磁铁通电吸合铁板通过导杆带动齿套轴向移动,其缺点在于装置整体使用寿命短,装置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差速线圈总成。
本发明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线圈总成,它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有第一内壳,在第一内壳内设有第一绕组,在第一绕组上还设有第二绕组,在第二绕组外还罩设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的引出线与外壳外侧的插头连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还有一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外壳、第一内壳以及第二内壳均为环槽结构。
在所述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外部均包裹有环氧树脂层。
发明优点: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自身重量轻、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通电后,图2中的外壳、第一内壳以及第二内壳的磁极和受力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差速线圈总成,它包括一个环槽形的外壳1,在环槽形的外壳1的内外槽壁上分别均布有一组腰圆孔1a,通过腰圆孔1a能有效的降低本申请的身体重量,使得本申请适用于小型或轻型汽车或电动车的生产。
在外壳1内设有一个第一内壳2和一个第二内壳3,所述的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3均为环槽形。所述的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3与外壳1同轴分布,且所述的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3均可以放置找外壳1内。所述第一内壳2的内侧壁、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外侧壁之间紧配合无间距,而第二内壳3内侧壁、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外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距。
设置环形的第一绕组2a和第二绕组3a,在第一绕组2a和第二绕组3a外均包裹有环氧树脂层5。所述的环氧树脂层5上下表面均平整状态。通过环氧树脂层的包裹能有效的固定绕组,并且起到绝缘的作用。
先在壳体1的环槽内放置第一内壳2,在第一内壳2内放置包裹了环氧树脂层5的第一绕组2a,在第一绕组2a的环氧树脂层5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包裹了环氧树脂层5的第二绕组3a,在第二绕组3a的环氧树脂层外罩设有第二内壳3。所述的第二内壳3槽壁下端与第一内壳2槽壁顶端压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绕组2a与第二绕组3a的引出线伸出环氧树脂层后,再伸出到外壳1外侧,所述第一绕组2a与第二绕组3a的引出线的导电端通过卡箍6与插头4接线端连接,并形成导电配合连接。
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