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栽培材料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9905.3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诚;卢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娇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15;A01G24/23;A01G24/28;A01G24/25;A01G24/20;A01G24/22;A01G24/3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材料 组合 | ||
一种栽培材料组合物,包括栽培基材以及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生物纤维膜材,其中,该生物纤维膜材与栽培基材接触,借此有效地提高栽培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且缩短采收期,并可以节水、降低营养源的用量,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栽培材料组合物,尤关于一种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并减少肥料用量及水量的栽培材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朝向工业化及密集化发展,作物产量因此明显地增加,得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但这一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使用为数不少的化学肥料及生长激素等。为了增加产量而过度使用肥料及生长激素等情况不时地发生,此举不仅使得栽种的成本增加,亦使环境受到剧烈污染及破坏,诸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土壤酸化及盐化的问题等,导致无法重新种植作物或必须休耕,给很多的农户很大的困难。
此外,目前农业用水占全球用水的70%以上,而作物栽培期间因土壤无法适当的保水,每次供水后又流失大量水分,而必须于栽培期间反复地供水,因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尤其对于水资源不足的区域超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致使影响更强烈。
因此,如何提高栽培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且缩短采收期,并可以节水、降低营养源的用量,实已成为业界首要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栽培材料组合物,包括栽培基材以及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接触该栽培基材的生物纤维膜材。
所述生物纤维膜材是指微生物,如本发明所述的细菌,利用培养液中的碳源于细胞内合成β-1,4-糖苷链后经胞外分泌排出的纤维所形成。
所述生物纤维膜材,具有立体网状结构,且于立体网状结构中构成多个纳米孔洞,可借该多个纳米孔洞使水分及养分不流失,进而使作物种子或作物种苗在根部发育较细化与更加茂密,以加速栽培作物的生长周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纤维膜材由选自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醋杆菌属(Ace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八叠球菌属(Sarcin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产碱菌属(Alcaligene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及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细菌所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纤维膜材是使细菌于具有碳源、氮源及凝胶支持物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所述培养例如静置培养,所述碳源例如葡萄糖、甘露醇等,所述氮源例如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所述凝胶支持物例如琼脂。进一步地,所述碳源、蛋白胨及酵母提取物的重量份比例可为5:1:1至4:1: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立体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的骨干纤维以及交织于相邻任二个骨干纤维的多个层间纤维生物纤维,借由该多个纤维之间的空隙构成纳米孔洞。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骨干纤维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层间纤维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纤维的直径为20至100n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纤维膜材的每单位面积生物纤维量为0.005至0.008g/cm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栽培材料组合物中的所述生物纤维膜材还包括水或肥料。举例而言,所述生物纤维膜材与水或肥料的重量比可以为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娇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娇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9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