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动物预报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7053.4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贵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51224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信号接收系统 次声波 信号报警系统 信号放大系统 信号记录系统 地震报警仪 地震预测 地震原理 模拟世界 人类生命 地震仪 预报仪 惊恐 预警 报警 传输 挖掘 地球 检测 预测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地震动物预报仪,包括信号接收系统、信号放大系统、信号记录系统及信号报警系统;信号接收系统、信号放大系统、信号记录系统及信号报警系统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本发明通过信号接收系统检测震爆所发出的次声波讯号,利用地震来临时动物因为次声波的惊恐现象,实现地震的自动预测与报警;地震预测系统通过对震爆讯号即次声波的接收,模拟世界公认的动物预警,全天候的地震报警仪,促使人类生命财产可以及时有效的转移,降低了地震带来的危害,并突破了人类目前惯常的地震原理认识,成功挖掘《张衡传》里地震仪功能与原理。使地震给地球带来的破坏现象得到合理解释的同时也使得人类可以更进一步了解震爆并利用地震机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地震预测仪,其属于大气物理学分支学科《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范畴,具体涉及地震动物预报仪。
背景技术
我们是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民族,震字最早出现在伏羲“先天八卦”;等二次是《张衡传》。由此得出震的初心;地震的初心文化。说明祖先早就掌握震文化、地震文化。我不是发明地震动物预报仪,是还原张衡“地震仪”。张衡经历动物惊恐发明地震仪,我经历动物惊恐,还原“地震仪”。所以拿张衡理念认识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地震。颠覆背叛地震文化初心理念,真正实现预报地震,指哪里就是哪里地震,而非哪里地震报道哪里。
震的说文解字是发生空间自然现象,历经时辰到达下面地球来破坏。地是主语提问怎么了。震是谓语动词回答了震的提问。地震是汉语语法单句存在的。
美国加州大地震波坏建筑过程,让人类认识到真实地震成因,是震能量来了破坏建筑,而非地震摇晃倒建筑。人类应该承认华夏五千年文明文化,伏羲“先天八卦”是震字最早出现的,大自然现象;巽卦也是大自然风灾就是台风,巽的结构就是台风结构,一把旋转的伞。台风拐弯的原因,是前面遇到阻挡,谁阻挡的。是孕育震的空间拦截台风被迫拐弯。拐弯的前方就是大地震孕育空间。未来大地震中长期预测技术,是伏羲文化遗产。震字第二次出现,追溯到《张衡传》里“地震仪”。我们祖先的震遗产说文解字,从教材里删除了。这是挖掘老祖宗坟墓,那些西化分子。唐山二十多万;汶川地震多少生命。如今还报道地震后三要素,鬼迷心窍、见着棺材不落泪,这是震能量破坏过程;动物惊恐是震声音信号剌激动物大脑。人类早就认识地震《张衡传》,今天颠覆伪科学板块,地震仪再次发光照亮生命。
目前,地震研究最关键的也最难的瓶颈问题是预报问题。
这是由于地震预测的复杂特殊性造成的。预测不可能如打桌球一样精准,这是铁一样的事实。那么既然在未来很长的时间不能改变这种结果,如何进行预报预防就成为关键了。若不预报预防,地震研究就失去了大部分意义。
因此,我们呼吁以防灾减灾中心为首的社会各界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预报体制。以此达成两个目的:
1).全面持续提高以城市为单位的群体防灾意识、素质和能力水平;
2).在中短期范围内,实现防灾综合成本提高与减灾经济效果成正比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点在日本智利等国体现比较明显,7级左右地震不会对他们造成人员生命与公共财产安全重大伤害。
人类科学研究地震,首先要研究地球物理性质,有什么物理性质的地球,才有什么物理现象。地球物理性质是由地球构造决定的;地球构造是地球成因决定的。追溯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张衡《灵宪》里:“浑沌世界,沉淀出星球”。这是人类认识地球初心文化遗产,早于西方上千年的自然科学文明。西方文明没有初心,难得始终,假定的永远是假。就宇宙大爆炸、奇点的掘墓者还是东方祖宗留下来的文明。中国的史前文言文的文明,要起程震惊世界;一带一路走遍世界。虽然教材删除了《张衡传》,是金子总会发光,张衡历经动物惊恐发明地震仪;我经历动物惊恐还原“地震仪”古为今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贵,未经刘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