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66598.3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钱秀洋;杜沁伊;周玉山;裴锋;长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H01M4/8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扩散 层用碳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燃料电池 | ||
为克服现有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存在孔隙率低和疏水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包括由多根碳纤维形成的三维交联的纤维膜,多根所述碳纤维之间形成有大孔,单根所述碳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均形成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与所述大孔连通。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的制备方法、燃料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能,有效提高在高电流密度区的电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电池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气体扩散层能够影响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传递过程及导电特性,进而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目前,气体扩散层基底材料主要有碳纤维纸,碳纤维编织布、无纺布及炭黑纸等,广泛采用的是高性能碳纸。碳纸通常是由碳纤维加适量胶粘剂用抄纸工艺造成纸,再浸渍可炭化树脂、热压固化定型、高温炭化处理制成,碳纸具有均匀的多孔质结构,良好的强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可起到支撑催化层,为电极反应提供电子通道、气体通道及排水通道的作用。
理想的气体扩散层应具有如下性质:(1)良好的憎水性能;(2)良好的透气性能;(3)良好的导电性能。憎水性能可通过在导电网上加入憎水剂来实现,而透气性和导电性均与导电网的孔隙度有关,研究表明,碳纸的透气性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导电性却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然而良好的透气性对碳纸来说相对更为重要,因此选择孔隙度较大的碳纸是有益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碳纸中加入微孔层,既可以增加气体扩散层的透气性,又保证了其憎水性和导电性。通常,微孔层是由导电性的炭黑与憎水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构成,然而,这样的微孔层仍然存在着孔隙率低,气体通道不理想的问题,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电池性能下降,且在燃料电池长期的运行环境下,炭黑材料逐步发生氧化,使微孔层变得亲水,增加传质极化,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气体扩散层在要求具有梯度性的孔隙度和疏水性时,现有技术方案大都是加入不同类型导电剂和粘合剂组成的涂层材料,一般分为两步制备而成,先制备碳纸基底再采用涂层材料制备微孔层,这些制备方法都需要使用憎水剂,提高导电粉末疏水性的同时将导电粉末相互粘结起来。常用憎水剂如聚四氟乙烯、偏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等不具有导电性,并且稳定性较差,更重要的是,使用导电粉末制备而成的气体扩散层,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小,不利于反应气体和水蒸气的传输。导电剂和憎水剂具有改变扩散层孔结构、导电性和疏水性的三重复合作用,但单靠导电剂和憎水剂组成的网络结构来调节燃料电池的微孔层结构,从而获取特殊功能的结构变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存在孔隙率低和疏水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扩散层用碳纸,包括由多根碳纤维形成的三维交联的纤维膜,多根所述碳纤维之间形成有大孔,单根所述碳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均形成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与所述大孔连通。
可选的,所述碳纤维为石墨化碳纤维。
可选的,所述石墨化碳纤维由多孔碳材料和中间相沥青的混合纤维加热转化得到。
可选的,所述多孔碳材料选自三维石墨烯、微孔碳或介孔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多孔碳材料为颗粒状,粒径为0.1~1um。
可选的,所述微孔的孔径范围为5~50nm。
可选的,所述碳纤维的直径为5~20um,所述纤维膜的孔隙率为80%~9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多孔碳材料混合到中间相沥青中充分搅拌并溶胀,制得多孔碳材料改性的中间相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逆变器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连接接头结构及压缩机装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