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6573.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钱琦渊;邵新;刘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4 | 分类号: | D01D1/04;D01D1/06;D01D5/08 |
代理公司: | 32318 无锡知之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庆戈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流 熔体 熔纺单丝 化学纤维 混合管路系统 分布均匀性 纺丝熔体 纺丝组件 高分子量 混合装置 冷却成型 熔纺纤维 熔体细流 聚合体 均匀性 喷丝板 有效地 成纤 单丝 螺杆 喷出 成型 力学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化学纤维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是一种多层次熔体均匀混流的系统,通过螺杆不断推进熔体,由混合管路系统输送并混流后进入混合装置再次进行充分地融合,而后进入纺丝组件,从喷丝板中喷出熔体细流,最终冷却成型,本发明提供的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及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熔纺纤维高分子量的分布均匀性,提高了纺丝熔体最终成纤聚合体的成型质量及单丝力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纤维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化纤单丝在纺丝过程中,熔体细流的均匀性,是仿制单丝强度、纤度,伸长基本均匀性的前提条件。
熔体细流的均匀性,从干燥过程、熔融过程、熔体在管路中的流动以及喷出,均需要保持均匀化,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而现有技术中,在对单丝进行熔纺时,大多仅考虑在干燥过程或熔融过程对纺丝原料进行混合,而忽略了对原料进行熔融后至喷丝孔喷出前的均匀混合。如此一来,往往造成纺丝熔体熔融后至喷出时出现成纤聚合体单丝条不均匀的现象,这直接关系到纤维成型后单丝的力学均匀性,关乎单丝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来提高化纤单丝熔纺成型过程中的单丝均匀性和成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包括:
若干料仓,用于盛放待熔纺的纺丝切片;所述料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螺杆挤出装置,所述螺杆挤出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纺丝切片进行熔融及高压推进;
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杆挤出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螺杆高压推进的熔体进行混合;
纺丝箱体,所述纺丝箱体的进料口与所述混合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纺丝箱体中设置有纺丝组件,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用于熔纺单丝喷出的喷丝板;
混合管路,包括第一混合管路及第二混合管路;所述第一混合管路通过法兰无缝套接设置于所述螺杆挤出装置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混合管路通过法兰无缝套接设置于所述混合装置与所述纺丝箱体之间;所述第一混合管路及所述第二混合管路均呈内外双管式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为麻花螺旋状混合输送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壁上,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不相通,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存在空腔;所述空腔中流通有用于加热所述内管的加热介质。
本发明提供的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为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杆挤出装置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一混合管路套角式无缝法兰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纺丝箱体的入料口通过所述第二混合管路套角式无缝法兰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熔纺单丝熔体均匀混流系统,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静态混合器,还包括用于进行杂质过滤的预过滤器;所述混合管路还包括第三混合管路;所述预过滤器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杆挤出装置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一混合管路套角式无缝法兰连接;所述预过滤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通过所述第三混合管路套角式无缝法兰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纺丝箱体的入料口通过所述第二混合管路套角式无缝法兰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混合管路呈内外双管式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为麻花螺旋状混合输送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壁上,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不相通,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存在空腔;所述空腔中流通有用于加热所述内管的加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生产加工用敲紧装置
- 下一篇:粗糙表面结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