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体水冷用冷却槽自动出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66313.6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良山 |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885;B29C48/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冷却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管体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体水冷用冷却槽自动出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待冷却的管体通过冷却槽中部依次放入冷却槽冷却机构中;(2)然后通过冷却机构让管体在冷却槽进行快速冷却,同时在与管体相平行的的冷却槽两侧放置回收框;(3)冷却完成后,通过冷却机构使管体与冷却槽内的冷却水分离,同时使管体随着冷却机构自动掉落至两侧的回收框内,利用独特设计的冷却机构,在实现了管体的同步快速冷却同时,能够实现管体的自动出料,实现了冷却后管体的自动回收,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体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体水冷用冷却槽自动出料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塑料类的管道在挤压成型后,由于挤压成型的温度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一些管体,由于体型较大,不仅冷却效率低下,而且出料时,十分的麻烦,不能实现自动出料,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水冷用冷却槽自动出料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管体水冷用冷却槽自动出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待冷却的管体通过冷却槽中部依次放入冷却槽冷却机构中;
(2)然后通过冷却机构让管体在冷却槽进行快速冷却,同时在与管体相平行的的冷却槽两侧放置回收框;
(3)冷却完成后,通过冷却机构使管体与冷却槽内的冷却水分离,同时使管体随着冷却机构自动掉落至两侧的回收框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利用独特设计的冷却机构,在实现了管体的同步快速冷却同时,能够实现管体的自动出料,实现了冷却后管体的自动回收,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按压杆和连接线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板与冷却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槽出料时主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冷却槽;10、连接轴;11、冷却板;111、定位槽;12、第一卡板;121、卡槽;122、锁舌;123、连接孔;124、按压槽;125、第一复位弹簧;126、连接线;127、调节槽;13、第二卡板;131、锁槽;132、卡杆;14、按压杆;15、连接板;16、盖板;17、定位板;18、固定杆;19、解锁板;2、曝气机;21、连接管;22、曝气管;23、曝气孔;3、液压杆;4、支撑板;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良山,未经陈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体水冷用高效冷却槽
- 下一篇:一种电气设备导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