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涡流缓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6277.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时剑文;索双富;刘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A62B1/08 |
代理公司: | 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体盘 导体盘 绳轮 滑动轴承 太阳轮 外钢盘 缓降 制动 沿圆周方向 缓慢下降 均匀固定 散热性好 一端连接 依次设置 永磁涡流 增速机构 重力作用 钢丝绳 安装绳 缓降器 可重复 可转动 外齿圈 行星架 行星轮 压紧轮 永磁体 自由端 气隙 绕过 转动 贯穿 | ||
1.一种永磁涡流缓降器,包括分为两个空间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主轴(5)贯穿所述的两个空间,在一个空间内,在主轴(5)上通过滑动轴承安装有绳轮(7),绳轮(7)作为行星架与行星轮(9)、太阳轮(10)及外齿圈(11)共同构成增速机构,其中太阳轮(10)固定于主轴(5)上,在另一个空间内安装有制动缓降机构,所述制动缓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磁体盘(12)、导体盘(14)和外钢盘(15),磁体盘(12)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主轴(5)上,导体盘(14)和外钢盘(15)固定在主轴(5)上,导体盘(14)与磁体盘(12)之间有一定的气隙,磁体盘(12)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多个永磁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左端盖(1)、中端盖(2)、右端盖(3)和多个连接架(4),相邻端盖通过连接架(4)由螺栓固定连接,中端盖(2)将外壳分为所述两个空间,所述两个空间的截面均为圆形,中端盖(2)上方有悬挂孔,用于固定缓降器,三个端盖中心孔在同一轴线,通过滑动轴承与主轴(5)配合,主轴(5)由三个端盖进行支撑,并通过轴肩及轴套进行轴向定位,可相对端盖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7)通过滑动轴承配合在左端盖(1)右侧主轴(5)上并与主轴(5)同心,绳轮(7)右侧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若干连接柱(8)的一端,连接柱(8)的另一端与行星轮(9)通过滑动轴承进行配合,外齿圈(11)固定在中端盖(2)左侧,太阳轮(10)通过键固定至主轴(5)上,行星轮(9)分别与太阳轮(10)与外齿圈(11)啮合,太阳轮(10)、行星轮(9)、外齿圈(11)的轴向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盘(1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中端盖(2)右侧,永磁体(13)固定在磁体盘(12)的凹槽中,中端盖(2)及磁体盘(12)中心孔处安装有用以放置主轴(5)的滑动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盘(14)位于磁体盘(12)的右侧,外钢盘(15)位于导体盘(14)的右侧,外钢盘(15)右侧固定有扇叶(16)以实现空气快速流动使导体盘(14)热量迅速散失,磁体盘(12)、中端盖(2)、右端盖(3)、导体盘(14)及外钢盘(15)共同组成制动缓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以中端盖(2)和右端盖(3)的中心连接线为轴,与所述磁体盘(12)、导体盘(14)和外钢盘(15)对称布置另外一组外钢盘(15)、导体盘(14)和磁体盘(12),另外一组导体盘(14)及外钢盘(15)仍通过键固定至主轴(5),另外一组磁体盘(12)固定至右端盖(3)并通过滑动轴承与主轴(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3)为扇环形,轴向充磁,个数为偶数,磁体盘(12)中相邻永磁体(13)的磁化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盘(15)由相对磁导率大于4000,电导率小于1×107S/m的高磁导率,低电导率铁磁材料制成,所述导体盘(14)由电导率大于5×107S/m的高电导率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永磁涡流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增速比例小于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2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