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65782.6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叶祖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介入 治疗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承接板和固定部件,承接板上设置有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内腔,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内腔连通的开口,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圆形转盘,圆形转盘通过安装部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圆形转盘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卷绕槽,内腔内对应卷绕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装置,壳体上设置有递出通道,圆形转盘转动过程中导管能够逐渐从递出通道内向外递出,壳体上设置有递入通道,圆形转盘转动过程中导管沿递入通道从外界向内腔递入,圆形转盘裸露在内腔外的端部沿其周向标设有刻度,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接有螺纹杆,该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固定体外导管使其不易滑动,能够控制导管递送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内介入治疗利用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方法,对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血管介入导管治疗时,都需要将很长的导管插入人体内部,由于导管很长,为了使导管顺利的进入身体内,需要将位于外部的导管进行固定,一般采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如果胶布脱落容易使得导管滑动,从而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造影时,需要将导管沿导丝送入到指定位置处进行血管造影,测量病变血管的长度及血管的直径,选取适合于病变血管的支架,通过导管将精细的支架输送到狭窄处释放支架撑开血管,然而手术过程中为保证手术的完美成功,需要将导管放置于最为合适的区域,但是由于递送导管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操作是否精细、控制是否恰当,容易使得导管放置不够精准,当导管放置过长时需要将导管来回调节位置,从而导致手术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及耗费掉手术医生过多的精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固定体外导管使其不易滑动,能够控制导管递送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有位于患者患肢上的承接板、和能够将承接板固定在患者患肢上的固定部件,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通过安装部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圆形转盘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供导管卷绕的卷绕槽,所述内腔内对应卷绕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限位固定卷绕槽内导管的限位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卷绕槽内导管向外递出的递出通道,圆形转盘转动过程中导管能够逐渐从递出通道内向外递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外界导管递入至内腔内的递入通道,圆形转盘转动过程中导管沿递入通道从外界向内腔递入,导管沿递入通道向内腔内递入时导管至少卷绕卷绕槽一圈后从递出通道向外递出,所述圆形转盘裸露在内腔外的端部沿其周向标设有刻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通至递出通道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能够对导管起到固定作用的螺纹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对从递出通道递出的导管起导向限位作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供导管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尺寸与导管的尺寸相适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转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不一的穿孔,所述穿孔沿壳体的周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螺纹通道,所述螺纹通道内螺接有能够对导向件起到限转作用的固定螺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用于对导管起限位作用的若干弹性限位垫、和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用于容纳弹性限位垫的容纳槽、以及设置在容纳槽内用于推动弹性限位垫向内腔中心移动的弹簧,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并且与弹性限位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手动控制弹簧伸缩的控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理调节训练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意外拔管报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