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5705.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官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36/899;A61K9/70;A61P19/08;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定珍 |
地址: | 5457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贴膏 骨折 治疗 制备 中药技术领域 跌打损伤 骨折愈合 舒筋活络 行气活血 血液循环 有效治疗 中药配制 生大黄 五加皮 走马胎 黄酒 配伍 释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马胎4‑6g、五加皮4‑6g、生大黄2‑4g、杜仲藤0.5‑1.5g和黄酒40‑45g。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目前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无论是手术切开内固定还是手术复位固定均可对软组织造成再次损伤,存在皮肤感染坏死、骨折不愈合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风险。
中药贴膏,是我国医药学中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已有两千年历史,对许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针对患处集中治疗,同时由于贴膏是外用品,相比对口服药物,对身体的负担较少,也更加安全。但现有技术的贴膏存在疗效不显著的缺陷。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本发明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马胎4-6g、五加皮4-6g、生大黄2-4g、杜仲藤0.5-1.5g和黄酒40-45g。
本发明选用的走马胎,味辛,性温,归肝、脾经,有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之功效;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之功效;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之功效;杜仲藤,味苦、微辛,性微温,归肝、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黄酒,《本草纲木》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黄酒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扶肝、除风下气之功效。以上各原料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
(2)本发明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无毒无副作用,见效快且持久,使用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马胎4g、五加皮6g、生大黄2g、杜仲藤1.5g和黄酒40g。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的药效更明显。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马胎5g、五加皮5g、生大黄3g、杜仲藤1g和黄酒42g。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贴膏的药效更明显。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马胎6g、五加皮4g、生大黄4g、杜仲藤0.5g和黄酒4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官,未经黄金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