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64998.0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煜;窦亮;王嘉庆;徐健;张子青;王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52;G08G1/16;H04L29/08;H04N5/7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交通 警示 系统 方法 | ||
1.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管控桩和行人管控桩,所述车辆管控桩包括第一交换机、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和物联网模块,所述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物联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换机交互式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有雷达模块,所述雷达模块用于检测国省道主干道上车辆的速度及车辆与交汇路口的距离并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一网桥交互式连接;
所述行人管控桩包括第二交换机、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和第二网桥,所述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第二网桥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交互式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有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和语音模块,所述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用于检测乡村道路上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所述语音模块用于进行语音播报提示;所述串口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与所述第二网桥交互式连接;
所述车辆管控桩与所述行人管控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网桥、所述第二网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管控桩还包括能见度仪和光照度传感器,所述能见度仪、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能见度仪用于获取环境能见度并传输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照度并传输给所述处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还包括交通管控中心,所述车辆管控桩、所述行人管控桩通过所述路由器、所述物联网模块与所述交通管控中心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还包括手机终端,所述手机终端上安装导航软件,导航软件接收所述车辆管控桩、所述行人管控桩的信息传输,在车辆驾驶员及行人的所述手机终端上显示实时道路状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均为LED显示屏。
6.物联感知交通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车双向警示方法;所述人车双向警示方法包括:车辆管控桩的雷达模块检测主干道感知区的车辆状况并实时传送至处理单元,行人管控桩的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检测乡村道路感知区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状况并实时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车辆管控桩与所述行人管控桩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一网桥、第二网桥、第二交换机实现数据互通,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显示模块、第二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控制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当监测到主干道感知区有车辆且乡村道路感知区有行人或非机动车时,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显示“行人穿越”文字及人形动画,所述第二显示模块显示“左侧来车”文字及车辆动画,所述语音模块播放“左侧来车,注意避让”语音;当监测到主干道感知区无车辆但乡村道路感知区有行人或非机动车时,所述第二显示模块显示“注意观察”文字,所述语音模块播放“进入路口,注意观察”语音;当监测到主干道感知区有车辆但乡村道路感知区无行人或非机动车时,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显示“注意观察”文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语音提示音量调节方法:当监测到主干道感知区有车辆且乡村道路感知区有行人或非机动车时,所述雷达模块将检测到的车辆速度、车辆与交汇路口的距离实时传输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车辆速度和车辆到交汇路口的距离计算危险系数,危险系数越大,控制所述语音模块的播报提示音量越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象调节显示亮度方法:能见度仪获取环境能见度传送给所述处理单元,光照度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照度传送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计算亮度等级,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干扰减少的信令
- 下一篇: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