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4916.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桐;武伟让;杨洵宗;王骏飞;苏军锋;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内部 管束 检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包括视频探头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视频探头组件上的柔性带组件,所述视频探头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用于采集图像信号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柔性带组件的前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柔性带组件包括刚性支撑条以及位于所述刚性支撑条宽度方向至少一侧的柔性带,所述刚性支撑条上开设有多个驱动孔,多个所述驱动孔沿所述刚性支撑条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本发明的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柔性带组件由刚性支撑条配合柔性带组件构成,使得检查装置既具有能够在窄小间隙的管束间穿行的柔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刚性,从而简单方便地实现其能够在窄小间隙的换热管束外表面状态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发电站中,管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见的能量交换设备存在于各个系统当中,例如火电站中的凝汽器与核电站中的蒸汽发生器。这类大型的管式换热器大多由外壳、管板、支撑板、管束等部件构成。在长期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震动和水质原因产生的积垢会造成内部的污垢的堆积,并对换热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腐蚀,从而破坏了换热边界,造成损失。
通常情况下采用内穿涡流检查技术和外部管束手动内窥镜视频检查技术来探测是否存在管束缺陷,进而采取堵管、清洗等防护措施。但由于换热器技术的逐步升级,内部管束的排布越来越密,传统的圆形内窥镜装置由于直径限制和缺乏刚性已经不能满足最新的换热器管束检查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能够实现窄小间隙的换热管束外表面状态检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换热器内部管束的检查装置,包括视频探头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视频探头组件上的柔性带组件,所述视频探头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用于采集图像信号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柔性带组件的前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柔性带组件包括刚性支撑条以及位于所述刚性支撑条宽度方向至少一侧的柔性带,所述刚性支撑条上开设有多个驱动孔,多个所述驱动孔沿所述刚性支撑条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列。柔性带组件设置为由刚性支撑条配合柔性带构成的结构,使得上述检查装置既具有能够在窄小间隙的管束间穿行的柔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刚性,能够带动上述检查装置在换热管束间穿行,简单方便地实现其能够在窄小间隙的换热管束外表面状态检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有多条信号线,所述柔性带内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贯穿的微型电缆通道,所述微型电缆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信号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带对称设置在所述刚性支撑条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柔性带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刚性支撑条以及位于刚性支撑条宽度方向两侧的柔性带,上述柔性带组件为一体成型设置且为对称结构,更有利于检查装置在管束间的穿行平稳。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带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呈连续凹凸起伏的波浪形设置。柔性带厚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均呈连续凹凸起伏的波浪形设置,非平面长方形设置,从而使得柔性带在管束间穿行时,与管束间的接触为点线接触而非面接触,从而减少柔性带组件在穿行过程中与管束间的摩擦力,提高检查效率,尤为重要的,柔性带厚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均呈连续凹凸起伏的波浪形设置,还可以增加整个柔性带组件在其长度方向的柔性、韧性以及成弧度,进一步利于其在窄小间隙的换热管束间穿行和弯曲。
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和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