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吹风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64265.7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林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5;F24F11/64;F24F11/58;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30;F24F110/64;F24F110/70;F24F1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吹风 设备 | ||
一种智能吹风设备,具有主体和用于引流空气的风道组件,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和处理装置,处理装置与传感器组件连接,且传感器组件和处理装置分别装配于主体。本发明的智能吹风设备能能够自动感应当前区域的人体的受风范围和体温,当前区域的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进行分析吹出适合人体的舒适风。该智能吹风设备具有净化、制暖和加湿功能,减少占用空间和降低操作难度。同时本发明的智能吹风设备的还具有AI控制组件,能够大大降低用户对吹风设备的操控,吹风设备自动实现操控,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吹风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自行的判断用户对空气的需求,更不能自行的按照用户需求运行制造最舒适的空气。需要人为的选择操作,存在用户对自身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出现错误的出风模式。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吹风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智能吹风设备。该智能吹风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减少占用空间和降低操作难度,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智能吹风设备,具有主体和用于引流空气的风道组件,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和处理装置,处理装置与传感器组件连接,且传感器组件和处理装置分别装配于主体。
传感器组件用于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处理装置根据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分析得到人体需要的受风对主体进行相应调控。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当前区域的温度并得到温度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当前区域的湿度并得到湿度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PM2.5传感器,PM2.5传感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PM2.5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当前区域的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并得到PM2.5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与处理装置连接。
人体感应模块,用于实时感应当前区域的人的体温以及人体的受风范围得到感应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风速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空气的速度得到风速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组件设置有CO2传感器,CO2传感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CO2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区域的CO2浓度并得到具有CO2值的CO2信号。
优选的,上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有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与处理装置连接。
红外感应器,用于判断人体受风范围和体温。
优选的,上述人体感应模块还设置有用于判断人体距离的深度摄像头,深度摄像头与处理装置连接。
优选的,上述吹风设备为风扇、暖风机、净化器、冷风扇、加湿器或空调。
优选的,上述主体设置有净化组件,净化组件分别与处理装置和传感器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