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总脂和微藻蛋白粕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4116.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宣利;张羽霄;李永生;杨帆;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3/00;C11B3/12 |
代理公司: | 51264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71008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蛋白 混合溶液 微藻 混合油罐 脱溶 制备 混合溶液中 真空干燥器 沉淀分离 醇混合液 多效蒸发 非极性相 混合溶剂 混合液泵 精馏系统 冷凝回收 逆流萃取 微藻油脂 混合液 混合油 浸出器 冷凝器 变性 溶剂 分层 总脂 下层 过滤 送入 蛋白 上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总脂和微藻蛋白粕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藻颗粒和混合溶剂送入浸出器中进行逆流萃取,得到混合溶液和含溶微藻蛋白粕;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水,进行沉淀分离,待混合溶液分层后,将上层非极性相分到混合油罐中;将下层醇相混合液分到醇混合液罐中;将混合油罐中的混合油进行真空多效蒸发,制备得到微藻油脂,蒸发出的溶剂经过冷凝器冷凝回收后循环使用;醇相混合液泵入到精馏系统进行处理;将含溶微藻颗粒在真空干燥器中进行脱溶,制备得到微藻蛋白粕。本发明提高了油脂的提取率,效率高;减少了微藻蛋白的变性,有利于蛋白的利用,脱溶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素萃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藻总脂和微藻蛋白粕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度高的植物,种类繁多,地球上大约存在3万多种不同门类的微藻。微藻资源丰富,有的可以异养,大部分则进行光合自养,可进行大规模培养。
微藻这种单细胞生物具有非凡的光合能力,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体内以油脂的形式储存,和普通的植物油相比,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制备DHA、EPA等功能性油脂的理想原料,也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微藻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快、自身合成油脂能力强,微藻油的年产量可达49.4-197.7m/hm。不仅如此,光合自养过程可以有效固定温室气体CO2,不占用耕地,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受到业内界人士的关注。
干燥后的微藻类似普通的油料作物,但是也有它的特殊性,微藻的厚壁孢子具有坚韧的细胞壁,阻碍细胞内生物质的提取,故在提取微藻总脂之前,需对微藻细胞进行破壁处理。虽然普通植物油的提取方法也适用于微藻总脂的提取,但是由于微藻的特殊性决定了简单的植物油提取工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根据物料特性重新调整工艺路线,选择不同的溶剂和工艺参数,确定适合微藻总脂提取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缺少工业化微藻总脂提取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微藻总脂和微藻蛋白粕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溶剂多次逆流萃取工艺、真空多效蒸发、醇液精馏、物料真空干燥,提高了微藻总脂的提取率、保持微藻总脂的营养成分、减少微藻蛋白的变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总脂和微藻蛋白粕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微藻颗粒和混合溶剂送入浸出器中进行逆流萃取,得到混合溶液和含溶微藻颗粒;
步骤2、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水,进行沉淀分离,温度不超过混合溶液的温度,待混合溶液分层后,将上层非极性相分到混合油罐中;将下层醇相混合液分到醇混合液罐中,两个罐中的物料单独处理;
步骤3、将混合油罐中的混合油进行真空多效蒸发,制备得到微藻总脂,蒸发出的溶剂经过冷凝器冷凝回收后循环使用;
步骤4、醇相混合液泵入到精馏系统进行处理;精馏出的溶剂进行冷凝回收,废液进行排放;
步骤5、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含溶微藻颗粒在真空干燥器中进行脱溶,制备得到微藻蛋白粕;真空干燥器的溶剂蒸汽体先经过一效蒸发器换热再通过冷凝器冷却后循环使用。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微藻颗粒的水分小于8%,温度小于60℃,微藻颗粒和混合溶剂的料液比(g/ml)为1:1~1:150;混合溶剂为体积比为15:1-2:1的正己烷和乙醇。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逆流萃取温度20℃~80℃,逆流萃取1~5次,时间2~6h。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水占混合溶液体积总量的3%-8%,水的温度不超过混合溶液的温度,沉淀分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