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63775.2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1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荣;赖年悦;陆剑锋;姜明峰;朱园贞;周蓓蓓;吴明林;潘忠文;郑林惠;项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王芸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喂食 晒背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包括用于喂养中华草龟的喂养池本体,所述喂养池本体的内底部的一端设有排水和清理的清理门,所述清理门上方喂养池本体内设置有供中华草龟进食的喂食槽,所述喂食槽的底部设置有漂浮块,所述连接杆与喂食槽内部的推食板连接,所述爬行台靠近晒背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导向槽内部,所述晒背平台的两侧均通过吊环和吊绳与收卷辊连接,所述收卷辊位于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喂养池本体上的支撑架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该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不仅有利于中华草龟晒背,又使中华草龟得到运动,有利于中华草龟的养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
背景技术
在养殖中华草龟时,需要定期将中华草龟进行晒背处理,通过阳光照射来杀死中华草龟背上的细菌,所以需要为中华草龟提供晒背的场所。
但是现有的华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一般是将中华草龟在地面上进行晒背,中华草龟在晒背时腹部贴在地面上,温度较低,无法获取热量,并且不利于中华草龟的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华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一般是将中华草龟在地面上进行晒背,中华草龟在晒背时腹部贴在地面上,温度较低,无法获取热量,并且在不利于中华草龟运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包括用于喂养中华草龟的喂养池本体,所述喂养池本体的内底部的一端设有排水和清理的清理门,所述清理门上方喂养池本体内设置有供中华草龟进食的喂食槽,所述喂食槽的底部设置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贯穿喂食槽底板,所述连接杆与喂食槽内部的推食板连接,所述喂食槽的外端面通过合页与垫块连接,所述垫块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喂养池本体远离清理门的一端通过合页与爬行台连接,所述爬行台的另一端通过合页与晒背平台连接,所述爬行台和晒背平台上均开设有防滑口,所述爬行台靠近晒背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导向槽内部,所述晒背平台的两侧均通过吊环和吊绳与收卷辊连接,所述收卷辊位于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喂养池本体上的支撑架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爬行台和晒背平台的宽度相同,爬行台和晒背平台为不锈钢材质,爬行台和晒背平台等距加工有防滑口。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为水平设置,转动杆两端的收卷辊分别位于晒背平台两侧吊环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形状为圆弧状,导向槽位于喂养池本体的内侧壁上,导向槽与导向轮对应安装。
优选的,所述漂浮块为空心浮球,漂浮块的底端位于清理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推食板的边长与喂食槽内部的边长相同,推食板为上下升降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外端为圆弧状倒角设置,垫块以合页为旋转轴,垫块的宽度大于晒背平台生起后与喂食槽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缓冲块的顶部与垫块底部为胶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华草龟喂食晒背台,在喂养池本体的内部设置可升降的爬行台和晒背平台,爬行台为倾斜设置,在需要对中华草龟进行晒背时,可通过伺服电机对收卷辊的控制,实现对爬行台和晒背平台的提升,使中华草龟可通过爬行台爬到晒背平台处,通过喂食槽进食的同时,对中华草龟进行晒背,在不需要对中华草龟晒背时,可将爬行台和晒背平台下沉到喂养池本体底部,使中华草龟在喂养池本体内部的水中养殖,在中华草龟通过爬行台爬到晒背平台时,不仅有利于中华草龟晒背,又使中华草龟得到运动,有利于中华草龟的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3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