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倍增器快速精确装配的工装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3305.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利;吴荣荣;徐伟军;刘碧野;李洁;胡文波;贠新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9/18 | 分类号: | H01J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倍增器 快速 精确 装配 工装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子倍增器快速精确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片(1)、第二调整片(2)和第三调整片(3);所述第一调整片(1)和第二调整片(2)用于定位电子倍增器的各个打拿极组件Y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三调整片(3)用于定位各个打拿极组件X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调整片(1)、第二调整片(2)和第三调整片(3)上均固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插片,当第一调整片(1)和第二调整片(2)上的插片从两侧插入电子倍增器的各个打拿极组件上的管脚形成的阵列的相邻两行之间时,每行打拿极组件的相对位置为打拿极组件的设计位置;当第三调整片(3)上的插片插入电子倍增器的各个打拿极组件上的管脚形成的阵列的相邻两列之间时,每列打拿极组件的相对位置为打拿极组件的设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倍增器快速精确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片(1)包括第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一连接片(101)上依次固定有第一插片(4),第二插片(5)、第三插片(6)和第四插片(7);所述第一插片(4)和第二插片(5)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打拿极组件管脚的宽度,所述第二插片(5)和第三插片(6)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第一打拿极组件(41)和第八打拿极组件(54)在Y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三插片(6)和第四插片(7)之间的间距为打拿极组件管脚的宽度;所述第一插片(4)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打拿极组件(41)和下基板(38)的A边在Y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插片(5)的宽度等于打拿极组件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的距离L2,第三插片(6)的宽度等于L2,第四插片(7)的宽度小于等于第八打拿极组件(54)和下基板(38)的C边在Y方向的距离;
所述第二调整片(2)包括第二连接片(102),第二连接片(102)上依次固定有第五插片(8),第六插片(9)、第七插片(10)、第八插片(11)、第九插片(12)和第十插片(13);第五至第十插片中,相邻插片之间的间距均为打拿极组件管脚的宽度;第五插片(8)的宽度d(8)为第六打拿极组件和第七打拿极组件在Y方向的距离,第六插片(9)的宽度为第六打拿极组件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的距离,第七插片(10)的宽度为第五打拿极组件和第四打拿极组件在Y方向的距离,第八插片(11)的宽度为第四打拿极组件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的距离,第九插片(12)的宽度为第五打拿极组件和第四打拿极组件在Y方向的距离,第十插片(13)的宽度为第二打拿极的管脚和套在第一螺栓(431)上的圆柱支撑柱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三调整片(3)包括第三连接片(103),第三连接片(103)上依次固定有第十一插片(14),第十二插片(15)、第十三插片(16)、第十四插片(17)、第十五插片(18)、第十六插片(19)和第十七插片(20);第十一插片至第十七插片中,相邻插片之间的间距均为打拿极组件管脚的宽度L1;第十一插片(14)的宽度为收集极组件(42)与下基板在Y方向的边的距离,第十二插片(15)的宽度为收集极组件(42)和第八打拿极组件(54)之间的距离,第十三插片(16)的宽度为第九打拿极组件(55)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的距离,第十四插片(17)的宽度为第七打拿极组件和第八打拿极组件之间的距离,第十五插片(18)的宽度为第七打拿极组件(53)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的距离,第十六插片(19)的宽度为第五打拿极组件(51)和第六打拿极组件之间的距离,第十七插片(20)的宽度为第五打拿极组件(51)的第二管脚和套在第三螺栓(433)上的圆柱支撑柱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倍增器快速精确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片(1)、第二调整片(2)和第三调整片(3)上的所有插片厚度为0.5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倍增器快速精确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片(1)、第二调整片(2)和第三调整片(3)的材料相同,均为不锈钢或钛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3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