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域自适应匹配的光场数据深度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63001.X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东;刘畅;邱钧;史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50 | 分类号: | G06T7/50;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 |
| 地址: | 25709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自适应 匹配 数据 深度 重建 方法 | ||
1.一种分区域自适应匹配的光场数据深度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定义中心视图与待匹配视图中的待匹配像素点的距离测度函数;
步骤120,为不同区域的待匹配像素点选择不同的匹配窗口,其中,所述不同区域包括纹理区域、平滑区域和边缘遮挡区域;
步骤130,统计匹配窗口正确匹配像素点的个数作为窗口的距离测度值,并在所述平滑区域加上平滑因子;步骤120具体包括:
步骤121,在中心视图和待匹配视图中的纹理区域与平滑区域,选择以待匹配像素点为中心点的矩形区域作为匹配窗口;步骤121中,所述匹配窗口大小选择为所述中心点与邻域灰度值之间的差异较大且位于所述遮挡区域的边界以内的矩形区域,其表示为下式(3):
式(3)中,(s,t)表示所述中心视图中像素点坐标(x,y)的邻域坐标,f(s,t)为邻域的像素值,#表示取个数,f(x,y)表示像素点坐标(x,y)的像素值,N(x,y)表示以像素点坐标(x,y)为中心的矩形区域,Tn表示判断邻域内灰度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满足匹配要求;
步骤122,在中心视图和待匹配视图中的边缘遮挡区域,选择以待匹配像素点为顶点的窗口作为匹配窗口;
步骤140,优化匹配视差,并计算场景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域自适应匹配的光场数据深度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0中的“距离测度函数”表示下式(2):
Ei,j(x,y,s)=||Lu0,v0(x,y)-Lui,vj(x+is,y+js)|| (2)
式(2)中,Lu0,v0(x,y)表示中心视图中像素点坐标(x,y)对应的像素值;Lui,vj(x+is,y+js)表示待匹配视图中像素点坐标(x+is,y+js)对应的像素值;所述中心视图Lu0,v0(x,y)为中心视点(u0,v0)所成的图像;所述待匹配视图Lui,vj(x,y)为所述中心视点(u0,v0)之外的其余视点(ui,vj)所成的图像;Ei,j(x,y,s)表示像素点坐标(x,y)在视差s下的距离测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域自适应匹配的光场数据深度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21所选择的匹配窗口分为8个方向,选择的所述匹配窗口内像素点处于同一色度块中,选取如下式(4)所表示的待匹配像素点与窗口内像素点的灰度值之间的差异较大的匹配方向的窗口作为匹配模块:
式(4)中,l表示匹配方向,Wl表示l方向的以待匹配像素点为顶点的窗口,f(x,y)表示所述中心视图中的像素点坐标(x,y)的像素值,f(x′,y′)表示所述中心视图中像素点坐标(x,y)的Wl邻域坐标(x′,y′)的像素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域自适应匹配的光场数据深度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0具体包括:
步骤131,在中心视图中的非平滑区域统计匹配窗口内正确的匹配像素点的个数,作为窗口的距离测度函数;以及
步骤132,在中心视图中的平滑区域统计匹配窗口内正确的匹配像素点的个数以及平滑项,作为窗口的距离测度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30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