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植物体中提取野鸦椿酸的新方法及新原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2579.3 | 申请日: | 201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倪林;邹双全;黄维;徐会有;陈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天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6/185;A61K36/73;A61K36/7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体 提取 野鸦椿酸 新方法 原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植物体中提取野鸦椿酸的新方法及新原料;该方法以含有野鸦椿酸的植物体为原料,经粉碎‑乙酸乙酯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至浸膏‑硅胶柱色谱洗脱‑洗脱液经PRP512A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浓缩洗脱液并重结晶得到野鸦椿酸单体化合物,该方法无需多次硅胶、凝胶柱色谱分离,工艺简单、得率高、成本低;其中圆齿野鸦椿植物体原料来源丰富,含量高,是理想的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从植物体中提取野鸦椿酸的新方法,及其提取野鸦椿酸的新原料。
背景技术
野鸦椿酸,又名蔷薇酸,CAS号为53155-25-2,英文名euscaphic acid,白色粉末状结晶或针晶,分子式为C30H48O5,分子量488;该化合物为乌苏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文献报道,野鸦椿酸具有显著的抗HIV、抗炎、抗肿瘤活性,市场开发价值巨大。
该成分最早从省沽油科野鸦椿
圆齿野鸦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从植物体中提取野鸦椿酸的新方法,制备工艺仅需乙酸乙酯提取-硅胶柱色谱洗脱-PRP-512A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即可获得高纯度的野鸦椿酸单体。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
从植物体中提取野鸦椿酸的方法,以富含野鸦椿酸的植物干燥的枝条为原料,经粉碎-乙酸乙酯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至浸膏-硅胶柱色谱洗脱-洗脱液浓缩至浸膏-PRP-512A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洗脱-乙醇重结晶后得到野鸦椿酸单体化合物,具体步骤参数如下:
取圆齿野鸦椿枝条,经干燥后粉碎成粗粉,过0.178 mm筛,备用;
乙酸乙酯溶液提取:取圆齿野鸦椿粉末1000 g,加乙酸乙酯溶液10000 mL,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滤渣再加入10000 mL 乙酸乙酯溶液,再一次煮沸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浓缩提取液至浸膏:合并两次乙酸乙酯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得提取物;
硅胶柱色谱洗脱:考虑到分离效果、有机溶剂毒性及生产成本,首选二氯甲烷-乙醇系统;洗脱溶剂比例为50:1,洗脱3-5个柱体积,除去杂质;然后使用二氯甲烷:乙醇20:1,洗脱4-6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浓缩得高浓度野鸦椿酸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天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天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2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α-β滤波器的滤波方法
- 下一篇:智慧公交车联网通讯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