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1919.0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毅;张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刘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获取目标波场;在获得目标波场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间隔到达时,根据目标波场的波场分量、所述波场分量的时间一阶导数和空间一阶导数,获得波矢量,再根据所述波矢量获得所述目标波场的极化方向,简化了获得极化方向的过程,提高了地震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和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地震勘探逐渐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近些年来,伴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推广和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技术的成熟,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科研界的重视。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可以处理包括反射波,折射波,多次波,回转波等在内的全波场信息,在复杂地质构造上成像效果突出,不受倾角限制。此外,弹性波偏移处理可以利用转换横波的信息,对气云,岩丘和断层下部构造进行良好照明和成像,为岩性识别和油藏检测等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各向异性弹性波逆时偏移的必要步骤包括:震源波场正向延拓,检波器波场反向延拓,震源波场和检波器波场的波场分离(得到准P波和准S波),纯波型波场的互相关成像以及角道集的抽取。目前,已有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利用的方向矢量是代表弹性波能流密度的波印廷矢量,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各向异性介质传播速度参数以及各向异性参数的设置,建立群角与极化角之间的转换关系;应用弹性波方程对成像区域内的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波场延拓,得到震源正传波场和炮记录反传波场,以及相应的波印廷矢量;利用波印廷矢量和群角与极化角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波场分离;最后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中对应的波场分离结果进行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矢量成像。
在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在波场分离时进行的群角到极化角的转化需要先通过群角转化为相角,再通过相角获得极化角,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波场分离时极化角获取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对震源子波进行正向延拓,获得正向延拓后的边界波场值;
根据所述边界波场值进行反向延拓,以获得震源波场,以及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反向延拓,以获得检波器波场;
在获得目标波场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间隔到达时,根据目标波场的波场分量、所述波场分量的时间一阶导数和空间一阶导数,获得波矢量,以及根据所述波矢量,获得所述目标波场的极化方向;
其中,所述波矢量用于表示所述目标波场的相速度方向,所述目标波场为所述震源波场或检波器波场。
可选地,所述波场分量包括:水平方向上的波场分量和垂直方向上的波场分量。
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波场的波场分量、所述波场分量的时间一阶导数和空间一阶导数,获得波矢量,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波矢量;
其中,vx表示波场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vz表示波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p表示波矢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波场的极化方向,对波场分量分离,获得所述目标波场的准P波和准S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波矢量,获得张角或地层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