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61786.7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伟;张海龙;郑海威;马文超;杜晓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3/10;E01C21/00;E01C3/04 |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凌云 |
| 地址: | 712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砖渣 碾压 填筑 表土 砂砾 垫层 密实 基底表面 换填 基底 洒水 湿润 分层填筑 建筑施工 筛选装置 施工场地 影响工程 质量检测 破碎锤 除掉 大块 吸水 预压 整平 破碎 坚固 筛选 塑料 垃圾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包括将砖渣通过筛选装置筛选除掉其中的塑料等有害垃圾,利用破碎锤对其中的大块进行破碎,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清除施工场地表土,对清表土后的基底进行碾压,对碾压后的基底表面进行洒水湿润,并填筑砂砾垫层进行密实碾压,在密实碾压后的砂砾垫层上填筑合格的砖渣层,并整平预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对清表土后的基底表面填筑砂砾垫层后,进而填筑砖渣层,使得砖渣层更为坚固,对基底和砖渣层都进行了洒水湿润,有效防止两者后期二次吸水,影响工程质量,采用了分层填筑和多布碾压,保证了砖渣换填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渣换填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城市建设越来越大,建筑场地随处可见,拆迁换代早已普遍,然而随着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多,目前已经泛滥,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砖块,砖渣,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即会造成地面被占用而浪费,又会造成土地和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的填埋方法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砖渣泛滥的现状,砖渣换填变废为宝是目前解决砖渣泛滥的最有效的措施,一种合理高效的砖渣换填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砖渣泛滥问题,且能将其变废为宝的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砖渣换填建筑施工场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砖渣通过筛选装置筛选除掉其中的塑料等有害垃圾,利用破碎锤对其中的大块进行破碎,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步骤2、清除施工场地表土,对清表土后的基底进行碾压;
步骤3、对碾压后的基底表面进行洒水湿润,并填筑砂砾垫层进行密实碾压;
步骤4、在密实碾压后的砂砾垫层上填筑合格的砖渣层,并整平预压;
步骤5、对整平预压后的砖渣层进行洒水湿润并紧接着进行冲击碾压,冲击碾压后进行重型碾压;
步骤6、判断所填筑的砖渣层的高度是否达到所设定的深度阈值,若达到,则确认砖渣换填完成,否则进行步骤7;
步骤7、在重型碾压后的砖渣层上继续填筑合格的砖渣层,整平预压并洒水湿润,紧接着进行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采用分层施工,在保证每层的压实程度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层,直到达到所设定的深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清表土的深度大于0.5m,保证能够完全去除施工场地表面的松软土质,且对清表土后的基底进行碾压的压实度大于1.2,为填筑砖渣层左铺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对碾压后的基底表面进行洒水湿润后,两个半小时内进行填筑砂砾垫层进行密实碾压,洒水湿润为了使基底处还有一定量的水分,防止后期基底部分吸水,影响工程,所述填筑的砂砾垫层深度大于0.5m,密实碾压后的砂砾垫层的压实度大于1.25,按照设计断面,砂砾垫层分层填筑并分层压实,分层压实能够使得压实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砖渣层每层厚度在50~70cm,厚度太小,影响施工效率,厚度太大,影响施工质量,所述步骤1中经破碎后的砖渣的粒径不大于10cm,粒径太大,不易压实,且压实度不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冲击碾压的次数不少于20遍,重型碾压的次数不少于25遍,所述步骤7中的深度阈值为施工场地设计标高以下60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对清表土后的基底表面填筑砂砾垫层后,进而填筑砖渣层,使得砖渣层更为坚固,对基底和砖渣层都进行了洒水湿润,有效防止两者后期二次吸水,影响工程质量,采用了分层填筑和多布碾压,保证了砖渣换填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低压复合注浆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