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干扰试井解释的缝洞型油藏井间参数的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1086.8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龙喜彬;潜欢欢;林加恩;韩章英;巫波;金燕林;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干扰 解释 缝洞型 油藏 参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干扰试井解释的缝洞型油藏井间参数的解释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井第一时刻的第一地层压力数据以及第二时刻的第二地层压力数据;
基于干扰试井实测得到井间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开始的时间,所述第二时刻具体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极值的时间;所述井间参数具体包括:粘度、井距、导压系数以及储集体截面积;
根据求解所述第一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所述第二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构建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
根据所述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所述第一地层压力数据、所述第二地层压力数据以及所述井间参数,计算激动井与观察井之间的流储系数;其中,所述流储系数具体为:渗透率数据与溶洞体积数据的乘积;
求解第一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求解第二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则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其中,Δp=p(R,tm)-p(R,tp),pi为原始地层压力数据,k为渗透率数据,V为溶洞体积数据,Q为激动井定产量,μ为粘度,R为激动井与观察井之间的井距,η为导压系数,tp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开始时间,tm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极值时间,A为储集体截面积。
2.一种基于干扰试井解释的缝洞型油藏井间参数的解释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对应的操作,装置包括:
压力数据获取模块,适于获取观察井第一时刻的第一地层压力数据以及第二时刻的第二地层压力数据;
实测模块,适于基于干扰试井实测得到井间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开始的时间,所述第二时刻具体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极值的时间;所述井间参数具体包括:粘度、井距、导压系数以及储集体截面积;
数据处理模块,适于根据求解所述第一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所述第二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构建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根据所述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所述第一地层压力数据、所述第二地层压力数据以及所述井间参数,计算激动井与观察井之间的流储系数;其中,所述流储系数具体为:渗透率数据与溶洞体积数据的乘积;
求解第一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求解第二地层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则求解流储系数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其中,Δp=p(R,tm)-p(R,tp),pi为原始地层压力数据,k为渗透率数据,V为溶洞体积数据,Q为激动井定产量,μ为粘度,R为激动井与观察井之间的井距,η为导压系数,tp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开始时间,tm为开始激动至干扰压力极值时间,A为储集体截面积。
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扰试井解释的缝洞型油藏井间参数的解释方法对应的操作。
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扰试井解释的缝洞型油藏井间参数的解释方法对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0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