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0919.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军;朱勇;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31/00 | 分类号: | G08B31/00;G08G1/16;G07C5/00;G01D21/02;G01S19/14;F16B1/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王天兴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线 车辆 预警系统 定位 发明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针对现有的车载终端实用性低,多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减震性差,且拆卸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终端盒体,终端盒体的内部安装有预警系统,终端盒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横板,两个横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横板的两端上部均开设有滑槽,滑槽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伸缩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与伸缩块相配合的卡槽,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均活动安装有安装耳。本发中的预警系统监测着车辆的运行情况,出现危险时会发出警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还携带儿童的人群使用,实用性高,且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终端盒体可快速实现安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便于终端的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预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车载终端是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前端设备,也可以叫做车辆调度监控终端(TCU终端),现有的车载终端大多只能进行车辆速度、发动机历程和行车记录进行监控,基本上车辆自带的表盘也能实现该目的,实用性低,且车载终端多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减震性差,且拆卸不便,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解决了现有的车载终端实用性低,多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减震性差,且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线车辆预警系统定位发明终端,包括终端盒体,所述终端盒体的内部安装有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测速模块、测距模块、测温模块、判断模块、定位模块、警示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通信设备连接;
终端盒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横板的两端上部均开设有滑槽,滑槽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伸缩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与伸缩块相配合的卡槽,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均活动安装有安装耳,两个横板的下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吊杆,终端盒体内开设有与吊杆相配合的通孔,吊杆远离横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终端盒体和横板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套接在吊杆上,吊杆的侧均设有弹性辅助绳,终端盒体上开设有盲孔,弹性辅助绳的两端分别与盲孔的底部和横板的端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速度安全、车距安全两和车内安全温度三个判断模块,当车内温度、车速或车距测量数据超过安全范围时,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提醒驾驶者,并在数据存储后将预警信息发送到通信设备上。
优选的,所述测速模块包括两个速度传感器,且终端盒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速度传感器相配合的窗口。
优选的,所述测温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测距模块为测距传感器,警示模块为兼有语音和信号灯的警示器,定位模块为GPS和北斗双定位模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耳的下端设有滑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预警系统通过测距模块、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始终监测着车辆的运行情况,当车速、车温或与前后车的车距超过安全范围时,警报模块会发出警报,提示驾驶者进行调整,避免出现事故,同时警报信息会发送到相关通信设备上,对驾驶者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中的车温测量结果可传送到移动通信设备上,携带孩子,特别是夏天携带孩子的驾驶者可通过通信设备时刻监控车内温度,避免孩子出现危险,实用性高,且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
3、本发明可快速实现终端盒体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减震效果好,便于终端的检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