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结构火工装置的高清晰度高宽容度透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60373.7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华;李雨驰;张勇;陈春林;罗雪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B1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茹阿昌 |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结构 工装 清晰度 宽容 透照 方法 | ||
一种复杂结构火工装置的高清晰度高宽容度透照方法,包括在了解产品相关特性后,选择使用相应的滤波片,根据所使用的X射线机选择尽可能高的工作管电压,通过查询该电压下的曝光曲线确定曝光量,对产品进行射线检测。使用本方法能够得到更高宽容度和清晰度的复杂结构火工装置射线检测底片,同时减少透照时间,极大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结构火工装置的高清晰度高宽容度透照方法,涉及一种针对多零件和多材料,特别是优质合金结构钢、高密度与低密度含能材料、大厚度差组合体航天火工装置的射线检测方法,特别是针对传统射线检测方法无法有效一次透照成像的大厚度差和多零件组合体火工装置。
背景技术
火工品是弹箭星船上最关键的工作部件之一,决定了发射任务的成败,而射线无损检测是火工品内部装配质量控制的唯一手段,特别是复杂火工装置装配完成后,能够提供内部装配结构和药剂装配正确性的唯一图像资料。射线检测方法是利用X射线穿透不同材料或不同厚度物体后衰减的变化,在胶片或其他影像载体上产生影像,通过一定处理后获得被检物体内部投影图像。
目前航天火工装置射线无损检测,一直采用传统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1187-2001中铸焊件透照方法执行,理论上采用在射线机管电压刚好透照被检物且不允许超过一定数值,且规定曝光量(mA〃min)不小于某一定值的前提下对原材料或者焊接零件进行射线无损检测。但使用此方法无法满足多零件、多材料、大厚度差、多密度材料组合体火工装置射线无损检测。
GJB1187A-2001《射线检验》为航天射线检测的主要指导文件。在其5.3.1条中规定使用不高于500kV的X射线机进行检验时,应尽可能采用较低的管电压,并规定了厚度和最高管电压的关系。对于透照厚度变化较大的钢/铝/钛变截面工件,可采用将允许最高管电压提高,但不能大于30~50kV,或者使用厚度补偿,一般针对原材料检测,但此法对于成型多零件产品根本不适用,其4.7.4条还建议对于截面厚度变化较大的零件,多次曝光或者多胶片透照,此法会大大增加检测时间,影像评定困难。
标准规定的常规方法在对火工装置进行射线检测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使用常规方法对复杂结构火工装置进行射线检测,获得的射线底片影像质量较差,即只有局部影像,即厚度最大部位,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较小,无法将产品零件和内部关键细节记录完全。
2)常规方法的检测效率低,其一次透照时间根据标准规定一般在3min~5min,同时,根据国家安全防护规定,通风时间应与设备射线出束时间相等,即完成一次透照所需时间至少在6min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复杂结构火工装置的高清晰度高宽容度透照方法,够得到更高宽容度和清晰度的复杂结构火工装置射线检测底片的方法,同时减少透照时间,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美标、欧标、日本标准不能完成的多零件大厚度差、大密度差组合体一次成像的难题,解决了避免由底片影像质量较差导致的对火工品内部细节质量把控不到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杂结构火工装置的高清晰度高宽容度透照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获得测试产品检测区域不同材料的厚度值,将测试产品不同材料的厚度值乘以等效系数统一为钢的厚度,由此得到测试产品的最大厚度Tmax及最小厚度Tmin,所述等效系数通过查阅射线照相等效系数表确定;
2)将测试产品放置于胶片上,胶片放置在测试平台上;
3)根据测试产品选取钢滤波片,所选钢滤波片的厚度根据测试产品的厚度差(Tmax-Tmin)确定,将钢滤波片放置在射线源的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轴数控机自动换刀装置
- 下一篇:汽车远程控制报文的加密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