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348.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璘;戴俊峰;饶强;张勇;冯伟东;周正;杨杉;孙俊;陈璞;赵婷;曾铮;詹鹏;李磊;贺易;汤弋;叶露;祝为;葛吉刚;隋璐捷;杨硕;李静茹;张锦华;代静;周德坤;王俊曦;焦翰琳;巢玉坚;吴德胜;赵世文;丁雍;查凡;陆涛;申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通信网 立体 网络 承载 结构 描述 方法 | ||
1.一种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采用立体式描述方法对电力通信网全网络对象进行逻辑描述,建立电力通信全网宏观立体逻辑描述模型,在纵向将通信网划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业务层,在每一层中横向描述该层内的对象分类,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三维立体方式,实现全网贯通的通信网承载关联逻辑描述;然后根据电力通信全网宏观立体逻辑描述模型,设计表示电力通信网逐层承载的典型电力通信全网数据模型,用于通信管理和网管类软件系统创建数据结构,所述典型电力通信全网数据模型包含空间资源、通信电源、管道杆路、光缆资源、电缆资源、配线资源、设备组件、逻辑组件、光传输网、数据网、程控交换网、PCM网、通信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层,首先将电力通信网物理设施分为光缆、杆塔、沟道、站点四大类;光缆包括OPGW光缆、ADSS光缆、普通光缆、水下光缆四类,杆塔包括输电铁塔、电杆、通信杆,沟道包括直埋沟、管道、管孔,站点包括中心站、变电站、电厂,在物理层内部,存在二维的关联关系,包括:光缆可能架设于杆塔之上或沟道之内,并通过杆塔和沟道从一个站点抵达另一个站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中的一条光缆可能多种光缆串接、T接组成,或者同时通过铁塔、电杆、通信杆和多个不同的沟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层,由传输网、接入网、业务网、支撑网四大类组成,传输网主要包括SDH、OTN、微波、载波不同制式的设备和网络;接入网主要包括EPON、PLC、工业以太网、无线网络;业务网包括程控交换网、数据网、电视电话会议网等;支撑网包括动力环境系统、网管网、时钟同步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层内部包含二维的关联,主要为传输网为接入网、业务网提供传输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业务层,包含各类电力特有的通信应用业务,包括继电保护、安稳控制、调度自动化、营销计费、配电自动化、信息化、负荷控制等众多业务类型,在业务层基本不存在二维的关联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网立体式网络承载结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通信全网宏观立体逻辑描述模型中的空间资源是电力通信的基础承载设施,包括区域、站点、机房、机位和机柜;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域,区域内包含众多站点,站点内包含至少一个机房,机房内包含若干机位,机位上可以放置机柜,机柜内可以安装各类通信设备;
通信电源是电力通信的动力来源,包括电源系统、电源设备、电源模块、电源端子、电源开关、熔丝,通过电源端子可以实现电源设备之间以及电源与通信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
管道杆路是电力光缆、电缆的线路走廊容器,包括管道段、管、管孔、子管、子孔、人井、引上点、杆路、杆塔,电力光缆和电缆挂载于管道和杆塔之上;
光缆资源是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传输媒介,包括光缆、光缆段、光缆段纤芯、光接头盒、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缆的两端与通信配线设备连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电缆资源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媒介,包含电缆、电缆段、电缆段纤芯、电接头设备;
配线资源是实现通信光纤、电缆连接和跳接的主要设备,包含配线架、配线模块、配线端子,配线端子与光纤、电缆纤芯进行连接;
设备组件是一组抽象模型,通用性的描述所有通信设备的内部组成结构,包括机框、插槽、板卡、端口;
逻辑组件是一组抽象模型,通用性的描述所有通信网络内部、网络设备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包括系统、拓扑、网元、通道;
光传输网是承载与光纤网络之上的通信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系统、传输段、传输网元、传输通道、传输电路、时隙、时隙交叉;
数据网是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包括数据网系统、数据网拓扑、数据网网元、数据网通道;
程控交换网是电力程控交换网络,包括交换网系统、交换网拓扑、交换网网元、中继;
PCM网是电力低阶交叉网络,包括PCM系统、PCM网元、PCM链路、PCM连接、低阶时隙、低阶时隙交叉;
通信业务是电力通信网所承载的各类电网生产运行和管理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3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用交易场景下的结算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投影式卧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