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9311.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捷尔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B21D45/10;B21D5/00 |
代理公司: | 32270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入槽 移动件 弹性元件 连接孔 上模板 下模板 冲头 槽孔 卷圆 通孔 共轴设置 加工模具 精密加工 上下移动 竖直连接 自由状态 上表面 上端面 上端 底面 下端 模具 穿过 移动 加工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及其加工工艺,用以加工卷圆机壳上的槽孔,该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与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冲头和供冲头上下移动的通孔,下模板上设有压入槽和设置在压入槽内沿压入槽上下移动的移动件,冲头、通孔、压入槽和移动件共轴设置,移动件的水平截面积不小于冲头的水平截面积,压入槽的深度与移动件的长度的差值小于槽孔的深度,压入槽的底面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径小于移动件的内径,压入槽的下方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上端穿过连接孔与移动件的下端竖直连接,弹性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移动件的上端面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板材冲压过程中,会在冲压位置处形成光亮带和断裂带,光亮带的占比直接影响制作的卷圆机壳的质量。对于不同屈服强度、不同硬度等的板材,在相同冲压条件下冲压位置处形成的光亮带和断裂带的占比是不同的,光亮带占比的不可控为用不同板材制作相同规格的卷圆机壳带来了难度。如何在冲压过程中增加光亮带、消除断裂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压过程中冲压位置处的光亮带的占比较低,制作的卷圆机壳的质量不高,且不同板材的光亮带占比不可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及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用以加工卷圆机壳上的槽孔,该精密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与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冲头和供冲头上下移动的通孔,下模板上设有压入槽和设置在压入槽内沿压入槽上下移动的移动件,冲头、通孔、压入槽和移动件共轴设置,移动件的水平截面积不小于冲头的水平截面积,压入槽的深度与移动件的长度的差值小于槽孔的深度,压入槽的底面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径小于移动件的内径,压入槽的下方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上端穿过连接孔与移动件的下端竖直连接,弹性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移动件的上端面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或者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的上方。
较佳地,压入槽的深度与移动件的长度的差值比槽孔的深度小5‰。
较佳地,压入槽与冲头之间的冲压间隙不小于0.007㎜。
较佳地,弹性元件为氮气弹簧。
较佳地,移动件的水平截面积小于压入槽的水平截面积。
较佳地,弹性元件与压入槽共轴设置。
较佳地,弹性元件设置在下模板内或者设置在下模板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卷圆机壳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材料:选取制造卷圆机壳所需的板材;
S2.冲孔:将板材水平夹紧,首先进行冲压操作使冲压位置处板材与板材本体仅存在细微连接,然后将冲压位置处板材脱料顶出得到所需板材;
S3.卷圆:将冲孔后的板材经卷圆装置卷圆形成卷圆机壳。
较佳地,步骤S1中选取的板材为铝合金板材或者镀锌板材。
较佳地,步骤S2中使用上述卷圆机壳的精密加工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捷尔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捷尔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9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百叶窗叶片的半自动打孔装置
- 下一篇:高速冲床铝箔涂油与模具供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