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121.0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时有;杨俊和;徐影;董飞;庞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D01F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维 导通核壳 结构 复合 电池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将聚丙烯腈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作为鞘液;将二硫化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磁力搅拌并超声形成分散均一的溶液作为芯液;
S2、将装有芯液和鞘液的注射器分别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泵上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电纺喷射出的原丝纤维收集在滚轴上;
S3、将原丝纤维置于270℃空气氛马弗炉中进行预氧化,然后再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气氛下碳化,即得到核壳结构二硫化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
S4、将核壳结构二硫化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浸入稀硝酸中搅拌3-10h,将FeS2中的S离子还原成单质硫,并保留在碳纤维管中,然后进行加水抽滤的洗涤过程,最后将洗涤后的材料进行烘干即得到内部网络连通的核壳结构硫/碳@碳纤维锂硫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腈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质量比为1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二硫化铁、聚乙烯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物料质量比为15:45: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纺丝的条件为:纺丝电压10-20 KV,纺丝距离5-25 cm,芯液流速为0.2-1.0 ml h-1;鞘液流速为2.0-4.0 ml 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碳化温度为70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