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座立柱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8073.5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多佛·希普曼;布赖恩·乔丹;S·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相迎军;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座 立柱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座立柱控制系统。车座立柱组件包括高度可电动调节的车座立柱。该可调节性可以基于分别由车座立柱组件内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感测的一个或多个压力。所公开的车座立柱组件包括电子模块。电子模块可以被承载在车座或鞍座下面,并且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电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自行车车座,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车座的车座立柱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自行车具有车座或鞍座以将骑手支撑在就座位置。大多数自行车上的鞍座的位置都可以以某种方式调节。鞍座可以是可调节的,使得给定的自行车可以被构造成适应各种身高的不同骑手。鞍座也可以是可调节的,以允许给定的骑手在特定的自行车上设定或重置鞍座位置,以适应不同的骑行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可以具有高度可调节的车座立柱组件。因此,鞍座的高度可以相对于自行车的框架选择性地调节。典型的自行车具有安装到立柱的鞍座,该立柱机械地夹紧到自行车框架的管。当夹具被释放时,鞍座和立柱可相对于自行车框架的管上下滑动,以调节鞍座的高度。然而,在最近的较高端自行车上,通过采用某种类型的液压辅助机构,车座立柱的高度在自行车的骑行期间也是可调节的。例如,手动致动的液压高度可调节的或“升降式(dropper)”车座立柱可使用立柱内的液压差,并需要手动操作来调节车座立柱高度。一些产品可以使用ANT+无线通信技术,从而允许骑手无线地调节鞍座高度。目前可获得的产品的反应时间较慢,这至少部分地是由于车座立柱的内部流体流动部件的设计所致。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自行车的车座立柱组件包括具有第一远端的第一管和具有第二远端的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沿管轴线在第一管的第一远端和第二管的第二远端之间建立距离。车座立柱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连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流动路径。车座立柱组件包括阀,该阀包括隔离器。隔离器被构造成在关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路径的关闭位置和打开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隔离器处于关闭位置时,阻止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当隔离器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该车座立柱组件还包括被构造成测量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的流体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和阀通信的控制器。控制器被构造成基于测量的压力控制隔离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座立柱组件还包括将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分开的活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座立柱组件还包括位于流动路径外部的第三腔室。不可压缩流体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并且可压缩气体设置在第三腔室内。压力传感器被构造成测量第一腔室内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压力或第二腔室内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气体具有预加载压力,使得当第一管的第一远端和第二管的第二远端之间的沿管轴线的距离处于最小并且隔离器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预加载压力导致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座立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管内的活塞缸。活塞缸部分地限定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活塞缸和第一管之间的容积内。活塞在活塞缸和第一管之间的容积内将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分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隔离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测量的压力与沿管轴线施加的负载成比例,并且当隔离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测量的压力与第一管的第一远端和第二管的第二远端之间的沿管轴线的距离成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构造成识别第一管的第一远端和第二管的第二远端之间的沿管轴线的目标距离,并且基于所识别的目标距离确定目标压力。在第一模式中,当所测量的压力大于所确定的目标压力时,控制器还被构造成指示隔离器移动到打开位置,从压力传感器读取流体的压力,直到所读取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所确定的目标压力,并且当所读取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所确定的目标压力时,指示隔离器移动到关闭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