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菱鲆油乳化疫苗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58070.1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莫照兰;李贵阳;阎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9/39;A61K39/10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菱鲆 乳化 疫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菱鲆油乳化疫苗,由疫苗抗原鳗弧菌O1血清型菌株VAM003和O2血清型菌株VAM007混合后与Marcol 52乳化后制得。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大菱鲆油乳化疫苗的应用,用于免疫大菱鲆疫苗的终浓度为109cells/ml,注射免疫的浓度为104‑108CFU/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使免疫大菱鲆获得更高的抗体效价和早期免疫保护效果;副作用极小,在生产规模上对大菱鲆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动物的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菱鲆的油乳化疫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菱鲆属于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英文名Turbot,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称“多宝鱼”、“瘤棘鲆”。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
体呈菱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1.3~1.6倍,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体长最大达1M。裸露无鳞,仅有眼侧被以较小于眼径的骨质突起。口大,颌牙尖细而弯曲,无犬牙。背鳍和臀鳍大部分鳍条分支。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无硬体且较长。多宝鱼雄性一年达到性成熟,雌鱼二年达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目前进行人工繁殖的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成鱼以底栖鱼类、贝类和甲壳类等为食。是深海底层鱼,分布于欧洲斯堪的纳维亚至地中海一带,为重要经济鱼类。
大菱鲆在养殖过程中面临多种疾病的困扰,包括鳗弧菌、爱德华氏菌、气单胞菌等。疫苗已成功用于养殖鱼类疾病防治,例如用于大西洋鲑(Salmo salar)、鳗(Anguillaanguilla)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鳗弧菌二联灭活疫苗、杀鲑气单胞菌-鳗弧菌-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三联灭活疫苗、杀鲑气单胞菌-鳗弧菌-海水病弧菌(Vibrio ordalii)-冷水病弧菌(Vibrio salmonicida)四联灭活疫苗等。
佐剂是提高疫苗免疫保护率、延长免疫保护周期的重要成分,包括葡聚糖、黄芪多糖、铝、脂质体和油佐剂等。油乳化佐剂是鱼类商品疫苗中使用广泛的一种佐剂,通过油相和水相的乳化混合,制成油包水疫苗,实现抗原的缓慢释放,延长疫苗的免疫保护周期。相对于水剂疫苗,油佐剂还可以增强鱼体免疫应答,提高血清抗体效价,增强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但在大菱鲆中,多种水产常用的油乳化佐剂如弗氏不完全佐剂、MONTANIDETMISA763A等会引起大菱鲆内脏严重的粘连副作用,这些油乳化佐剂如果混合疫苗使用,将严重影响大菱鲆的生长。由于鱼类的养殖周期较长,免疫系统低等,目前世界上成熟的鲑鳟类商品化疫苗大部分使用油佐剂对抗原进行乳化,但是大菱鲆的商品化疫苗尚无油乳化产品,均为水剂制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大菱鲆采用油乳化疫苗时副作用大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大菱鲆油乳化疫苗及其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大菱鲆油乳化疫苗的方法,以鳗弧菌二价血清型灭活疫苗为例:疫苗抗原鳗弧菌O1血清型菌株VAM003和O2血清型菌株VAM007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研究室分离,菌株VAM003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6942;菌株VAM007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6944,菌株培养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培养温度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