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7485.7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红;党蓓蕾;陈斯蕾;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未来医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50/2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患 云端服务器 视频功能 输入端 基本信息 交流讨论 融合系统 输入信息 信息发送 信息上传 远程会诊 远程交流 电脑 视频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将输入信息导入电脑,用于整理病患的基本信息,为会诊做事前准备,所述电脑将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用于集中病患的所有信息,为会诊做事准备,所述云端服务器将病患所有信息发送至专家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内部含有视频功能,用于专家接收与分析病患信息,以及为会诊做事前准备;所述接收装置通过自身的视频功能在视频平台上进行远程交流会诊,完成对病患病情的交流讨论,确定病患所生的病的种类与名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会诊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远程会诊,就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信件、电话、传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它是极其方便、诊断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它与邮购的紧密配合,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也为规范医疗市场、评价医疗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现有的远程会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远程会诊方式通常采用邮件的方式,难以保证所有医生在同一个时间端内都参与讨论,由于医生的空闲事件有限,会出现先后讨论的时间差,从而造成对病患的病情难以有统一的看法,会诊时长较长;另外,由于病情的快速变化以及人工失误,极易造成信息收集不对等,各个会诊专家难以拿到相同的病例,也难以及时对病患的病情进行监督观察。因此,急需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会诊融合系统以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将输入信息导入电脑,用于整理病患的基本信息,为会诊做事前准备,所述电脑将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用于集中病患的所有信息,为会诊做事准备,所述云端服务器将病患所有信息发送至专家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内部含有视频功能,用于专家接收与分析病患信息,以及为会诊做事前准备;所述接收装置通过自身的视频功能在视频平台上进行远程交流会诊,完成对病患病情的交流讨论,确定病患所生的病的种类与名称;专家通过视频平台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导入云端会诊服务器,便于会诊的事后记录;云端会诊服务器在接收到专家信息后,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评分、预警,根据病患所患病名称进行分类,根据患病种类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整理日后治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药物,对各类药物对病患的危害程度进行预警;云端会诊服务器通过输出端向电脑导出所产生的信息,为会诊的事后处理做出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通过八个输入端向一个电脑进行输入,也可通过单个输入端向单个电脑输入信息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服务器可进行输入与输出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内部安装有视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可以是相同的设备,也可以是部分相同的设备,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共有八个,分别为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器、已服用药品记录器、医嘱执行状态记录器、血液检测器、手术记录器、患者事件记录器、动态体液平衡测量器、患者体内酸碱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未来医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未来医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7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