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7149.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7/10;F21V14/04;F21V23/00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组件 驱动组件 光路通道 采光装置 太阳能技术领域 水平方向转动 太阳能利用率 驱动 摆动 传递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光装置,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该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采光组件连接于光路通道的进光端,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新能源替代战略已是社会发展必备措施,例如采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而且针对利用新能源所采用的装置也是行业重点关注方向。以太阳能为例,利用太阳能供电、供热为其主要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供电方面,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还是伸入地下的地下建筑,均需要充足的照明,故而增大用电需求。如果能够在上述情况中利用太阳能照明,不仅降低传统发电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利用太阳能消毒杀菌。但是,现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装置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部分太阳光在传输过程中不能传输至目标位置,进而损失掉部分太阳能。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采光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采光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的进光端,所述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所述光路通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
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包括安装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反射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减速机构;
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反射面能够将接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路通道;
所述反射面能够随所述安装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安装架摆动能够通过所述减速机构带动所述反射面摆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还包括第一汇聚面和第二汇聚面,且所述第一汇聚面和所述第二汇聚面均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汇聚面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二汇聚面具有第二中轴线,且所述第一中轴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汇聚面、所述第二汇聚面和所述反射面依次形成反射光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路通道的通道延伸方向平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摆动角度与所述反射面的摆动角度比例为2: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转轴、第一小齿轮、第一大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二大齿轮;
所述反射面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筒;所述第一小齿轮固接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第一大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大齿轮固设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7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被动遮阳系统
- 下一篇:车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